1.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于感染了血吸虫后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2.血吸虫病是如何传播的?
患有血吸虫病的病人或病畜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血吸虫虫卵,如果粪便污染了水源,虫卵进入水中孵化成为毛蚴。如果水中有钉螺,毛蚴就会钻入钉螺体内无性繁殖,然后向水中释放成千上万条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后在浅表的水面下活动,遇到人或哺乳动物的皮肤便钻入,进入血液,最后在肠系膜血管内寄生、发育为成虫。成虫所产的卵又可随粪便排出体外。有尾蚴的水称为疫水。
3.哪些途径会感染血吸虫病?
接触疫水,如犁田、插秧、打谷、洗衣、洗菜、洗脚、洗手等,喝生水也可感染血吸虫病。
4.得了血吸虫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急性血吸虫病起病较急,有发热、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和肝大。反复多次感染血吸虫,大多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轻者无自觉症状。重者常腹痛、腹泻和粘液血便,并有不同程度贫血、消瘦、营养不良、肝大。晚期病人出现肝硬化、腹水及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常因肝功能损害和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
5.怎样防治血吸虫病?
避免接触疫水。血吸虫病主要感染季节是4-10月。在血吸虫病流行季节,人畜不要到有螺的河,堰,沟渠,池,塘等处洗衣物,中、小学生特别要注意不要到这些地方戏水、洗澡。如非得要到这些有螺环境去劳动生产,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穿胶靴、戴手套或在身上涂抹防蚴霜等等,避免皮肤与水接触。
积极消灭钉螺。消灭钉螺是预防血吸虫感染最根本的措施,没有钉螺,就不会引起血吸虫病传播。疫区在洪水漫滩之前,采取氯硝柳胺喷洒、浸杀、土埋等措施灭螺。
强化粪便管理。不随地大小便,厕所应建在水淹不到的地方,棚区粪便要集中处理,不要排入江河、湖塘;积极检查治疗血吸虫病。
早发现、早治疗。已接触疫水者和怀疑接触疫水者,应在接触疫水之日起23—26天内服用毗喹酮40毫克/公斤,一次顿服。要知道自己是否患血吸虫病,应积极接受血吸虫病检查。
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检查,成人在住家所在地接受防疫人员上门检查。经过检查确诊有血吸虫病后,无论自己有无症状,均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治疗用的药物叫吡喹酮,此药毒性低,疗效好,服用方便。
附:
送瘟神三字经
血吸虫害人精人和牛都可病
粪中卵入水中卵变蚴钻螺身
繁殖快尾蚴成人下水尾蚴侵
染了病祸害深男不长女不生
体无力腹水盈田地荒无人耕
党号召送瘟神断病源管好粪
牛圈养厕卫生搞防护要认真
染疫水不可碰灭钉螺誓不停
快治病早除根身体好劳力增
人添寿五谷丰山河美万年春
学林中心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