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23咳证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80105/5981524.html

二、五脏六腑咳和聚于胃,关于肺

《素问·咳论》∶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肤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16】。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而面浮肿气逆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1】喉中介介如梗状∶形容咽部不舒,如有物梗塞。吴昆注∶"介介,坚硬而有妨碍之意。"

「2】喉痹∶病名。指咽喉肿痛,吞咽阻塞一类的病。吴昆注;"喉痹,喉肿而痛也。"

「3】肤∶李念莪注∶"肤,胁之下也。"

「4】右胁下痛;脾肺行气干右,脾咳之病其脾肺气逆滞于右肤下,故痛。王冰注∶"脾气主有。故右i法下阴阴然深慢痛也"。

5】咳涎∶指咳吐稀痰涎沫。

6】遗失∶失,当为"矢"之误字。矢,通"屎";遗矢,即大便失禁。

7】此皆聚干胃,关干肺∶水饮聚干胃,则上关干肺而为咳。言咳病与肺胃两脏关系最密切。张景岳

注∶"诸咳皆聚干胃,关干肺者,以胃为五脏六腑之本,肺为皮手之合,如上文所云皮手先受邪气及寒饮食入胃者,皆肺胃之候也。"

「8】涕唾;《内经》无"痰"字,涕唾,即指痰。

「9】俞、合、经∶指五输中的输穴、合穴、经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黄帝问道;怎样区分这些咳嗽呢?岐伯回答说;肺咳的症状是咳嗽而且喘息有声,病情严重还会咯血;心咳的症状是咳嗽感到心痛,喉咙像有东西梗塞一样,病情严重还会见到咽喉肿痛,甚至窒塞不通;肝咳的症状是咳嗽时引起胸协下部疼痛,严重时不能转侧,转侧就会感到两胁之下胀满;脾咳的症状是咳嗽时右胁下部疼痛,并牵引到肩背也随之隐隐作痛,严重时肢体不能活动,活动就会使咳嗽加剧;肾咳的症状是咳嗽时腰部和背部互相牵引而痛,严重时咳吐痰涎。

黄帝问道;六腑咳的症状是怎样的呢?各是如何受邪发病的?岐伯回答说∶五脏咳日久不愈,就会传到六腑而导致六腑咳。脾咳日久不愈,就会传胃而导致胃咳,胃咳的症状是咳嗽伴有呕,严重时蛔虫随咳嗽而叶出;肝咳日久不愈,就会传胆而导致胆咳,胆咳的症状是咳嗽并呕吐胆汁;肺咳日久不愈,就会传大肠而导致大肠咳,大肠咳的症状是咳嗽时大便失禁;心咳日久不愈,就会传小肠而导致小肠咳,小肠咳的症状是咳嗽而多矢(屎))气,且往往是矢气随着咳嗽而出;肾咳日久不愈,就会传膀胱而导致膀胱咳,膀胱咳的症状是咳嗽时小便失禁;以上各种咳嗽日久不愈,就会传三焦而导致三焦咳,三焦咳的症状是咳嗽同时又感到腹部胀满,不思饮食。这些都是邪气聚集于胃,并向上影响到肺,因此使人在咳嗽时出现痰多、面目浮肿甚至气逆等症状。

黄帝问道∶咳嗽的治疗大法是什么呢?岐伯回答说∶治疗五脏咳,可针刺各脏的俞穴;治疗六腑咳,可针刺各腑的合穴;有浮肿者,可针刺各脏腑的经穴。

内经临床精要(治求其属)7.6.1.内经临床精要(治求其属)7.7.1.反佐法及治疗用药法度内经临床精要(治求其属)7.7.2.反佐法及治疗用药法度内经临床精要(治求其属)7.8.1.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内经临床精要(治求其属)7.8.2.有故无殒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1.1.热病(病因病机)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1.2.热病(寒的六经分证及治法)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1.3.热病(寒的六经分证及治法)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1.4.热病(遗热与食复)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1.5.热病(遗热与食复)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1.6.热病(两感于寒与暑病)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1.7.热病(两感于寒与暑病)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1.8.热病(阴阳交)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1.9.热病(阴阳交)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1.9.热病(风厥与劳风)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1.9.热病(风厥与劳风)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2.1.咳证(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内经临床精要(病证)8.2.2.咳证(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mh.com/fxcbhl/17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041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