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斤小龙虾下肚,这个指标爆表住进IC

白癜风治疗费用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115.html

又到了热火朝天吃小龙虾的季节,看着这么一大桌红彤彤的小龙虾,麻辣、蒜蓉、十三香......你是不是已经馋涎欲滴,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要来大快朵颐了?

图源:作者拍摄

近日据CCTV1报道,广西疾控中心的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对抽查的4份小龙虾样品进行了寄生虫检测,结果显示,1号小龙虾样品中发现了多个寄生虫囊蚴,其余样品未发现。

图源:CCTV1

没错!小龙虾体内真有寄生虫?!

其实关于小龙虾的负面新闻一直都很多,如体内大量寄生虫、重金属超标、含有未知毒素等。每年也会有因食用小龙虾导致各种病例报道,如引发横纹肌溶解、肺吸虫病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跟大家聊一聊为何不建议吃小龙虾~

01

小龙虾作为肺吸虫的中间宿主,可致人体感染肺吸虫病

小龙虾的生活力和繁殖率都很强,能在很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离水经久不死,以腐败的动植物尸体和藻类为食。

小龙虾身体内外携带大量细菌、病毒和有毒物质,尤其是脑壳和背囊更是藏污纳毒的场所,有些国家甚至把它用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人工养殖也不例外,一些商贩为适合它的生活习性,将被污染的水塘和泥沼作为养殖基地,同样危害性极强。

肺吸虫病,又称肺并殖吸虫病,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肺吸虫囊蚴的小龙虾、溪蟹或沼虾、溪水等感染。其成虫、童虫虫体和虫卵在人体的肺、支气管、胸膜及其他器官组织游走、寄生和沉着,或其他代谢物等抗原物质所造成的机械性、毒素性炎症及免疫病理反应损害。

小龙虾作为肺吸虫的中间宿主,甲壳非常厚实,如果在食用时煎炸不透,或者高温烹煮时间不够长,其寄生的数十条甚至于几百条肺吸虫囊尾蚴,就会被食入人体,从而使人感染上肺吸虫病。

案例报道

年就有这样一个案例:6岁的男孩因头痛伴频繁呕吐3天入院,左额部疼痛明显,呈阵发性、频繁呕吐,伴有发热,有食用生水、小龙虾和河蟹病史。查体:体温38.5℃,意识清楚,呈嗜睡状,语言明确,双侧瞳孔等大同圆3mm,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全身无包块。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9.08×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6×10^9/L;肺吸虫抗体(+);腰穿抽取脑脊液呈微红,潘式试验(±),白细胞5×10^6/L。CTA:左侧大脑中动脉M3段可见一囊性扩张,约4mm。全脑血管造影(DSA)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末端可见一扩张梭形动脉瘤,直径约4mm。

图1:文献截图

肺吸虫致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儿CTA(A)及DSA(B)表现

该案例中患儿通过食用含有肺吸虫活囊蚴食物感染机体,肺吸虫活囊蚴在肠腔脱囊,在体内游走并最终寄生于脑组织,对脑组织及周围血管造成机械性损伤,并导致感染性颅内动脉瘤。

02

过量食用小龙虾可致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溶解、破坏,导致肌细胞内物质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和血循环中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可造成急性肾功能损伤,严重的可继发急性肾衰竭、肝衰竭、高钾血症、甚至心脏骤停。

国内外有因食用甲壳类食物、淡(海)水鱼致肌酸激酶增高的病例报道,食用水产品后诱发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也称Haff病。

年,南京曾发生因食用小龙虾致23人患横纹肌溶解症事件。具体情况如下:年8月17日中午有4人在「南京某某龙虾餐饮有限公司」用餐后,其中1名女士当天17:00时左右出现呕吐感觉,随后出现肌肉疼痛、全身无力的症状,医院急症室救治,其他3人暂无不良反应。同样,8月17日18∶00时另外5男4女在上述同一龙虾店就餐,其中母亲和一个8岁小女孩出现想呕吐及肌肉酸痛的症状。

该事件引起南京市卫生局的高度重视,采用病例回顾追踪,发现自年7月20日至9月10日,南京市卫生局陆续收到医疗机构报告有患者疑似食用龙虾后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累及23例。

案例报道

年吴敏霞曾在微博上传了一条视频,分享了自己第一次签病危通知书的经历,引起了大家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mh.com/fxcbhl/1748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041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