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坏死:肝肺吸虫病

奇葩的坏死:肝肺吸虫病

前段时间,一篇《吃小龙虾咳血,小龙虾体内有寄生虫!》的闹得沸沸扬扬,引发了普遍耽忧,由于——吃过小龙虾的人实在太多了!我就吃过很多小龙虾。

还好前不久刚好看罗老师关于肺吸虫病相干的课件,觉得挺有意思,特地了解过这类疾病,不然还真会被标题党给吓死。

真相是——平时这些虾、蟹、螺等食材只要在食品加工时经过高温处理(烹饪螃蟹和小龙虾最少温度最少要到达63°C以上),其中的寄生虫已被杀死,可以放心食用。所谓的只要吃了小龙虾就极可能得肺吸虫病其实不完全正确。只要我们避免生吃小龙虾、螃蟹乃至喝生水,就能有效预防这类疾病。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罗老师的课件:

科普小贴士1、肺吸虫卵进入水中发育成毛蚴,并钻入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体内构成胞蚴,以后发育为母雷蚴、子雷蚴,再发育成大量的尾蚴。

2、尾蚴脱离螺体侵入第二中间宿主—石蟹、蜊蛄(俗称小龙虾)体内发育成囊蚴。

3、人若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石蟹、蜊蛄,囊蚴进入小肠,幼虫脱囊而出,穿过肠壁到腹腔,再穿过横膈进入肺内发育为成虫。成虫在宿主体内可活5~6年,长者达20年。不论成虫或幼虫都有移行的特点,在移行途中可寄生于其它脏器(比如肝脏),但在肺之外的其它脏器,虫体大多数不能发育为成虫。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温馨提示:

华西超声现已开通留言功能,点击右下角写留言,把您的想法告知我们吧:)

本文部份图片来自络:潘非

快来点击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
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mh.com/fxcbcs/85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669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