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爱卫故事金山民间文化三枝花,谱写

图说:金山区爱卫办原副主任袁冬明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西南角,史有“控扼大海,襟带两浙”之说。年,“金山县卫生防疫委员会”成立,从群众性除“四害”,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从“改水改厕”增强群众卫生意识,到与时俱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金山的爱国卫生运动已走过70个春秋。   在金山区爱卫办原副主任袁冬明看来,七十载“爱卫画卷”,“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享有”的美好愿景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未来,也必将焕发勃勃生机。   “金山的爱国卫生运动可以分三个阶段。”袁冬明回忆:“第一阶段是在年撤县建区前,主要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除四害、‘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造环境)。”   袁冬明讲述,上世纪60年代,金山县曾发生过一次疟疾流行,农村劳动力受到严重影响。当时,金山县爱卫会在全县开展病媒科普宣传,发动群众疏通阴沟,翻缸倒罐,填平低洼地,清除防空洞、施工场地、地下室等积水,以此减少蚊虫孳生地。   在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制的措施下,金山县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除“四害”活动,一系列成果逐渐显现:年,金山县达到疟疾基本消灭标准;年,金山县通过市级灭鼠考核;年金山县19个乡镇达到灭蟑达标县标准。至此,全县由“四害”传播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阻断。   “转折发生在年。”袁冬明说,“那年,国务院发文,健全了爱国卫生组织,确定每年四月为爱国卫生月。年,金山县宣传消灭血吸虫病,取得传播阻断的成果。年,金山县完成‘改水’‘改厕’两项攻坚任务。”   年,金山撤县建区,卫生创建工作便提上了政府重要日程,这也开启了金山爱卫第二个历史阶段。年底,金山区成功创建上海市卫生区。年,在全区共同努力下,枫泾镇创建成第一个国家卫生镇。年,朱泾镇、张堰镇紧随其后,相继建成国家卫生镇。年8月,金山区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区。   “第三阶段是年巩固国家卫生区阶段。”袁冬明说,“建设健康城市,金山紧跟上海节拍。从年开始,金山区将健康城市建设与创建国家卫生区有机结合,全面提升金山居民的生活、生产环境和健康素质。至今已完成6轮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至年实现全区9个镇国家卫生镇全覆盖。”   那么,在建设健康城区的过程中,如何找到金山区的特色载体?金山区素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故事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金山农民画、金山故事、金山影视文学被誉为“金山民间文化三枝花”。金山的爱卫、健教专业部门思索着:何不依托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民俗资源,探索具有特色的金山健康教育模式?   经过多年尝试,金山区爱卫办联合金山区疾控中心将健康理念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匠心打造多项人们喜闻乐见的健康工程:农民“画”健康、金山“话”健康。   金山区成功将“健康素养66条”核心信息和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山农民画进行“嫁接”,创作66幅健康素养主题农民画作品,形成一批既有强烈生活气息和艺术表现力又精准的健康知识宣传作品。其中,《农民“画”健康》系列作品涵盖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健康素养等多个主题。   年,有“枫泾故事大王”之称的唐秀芳围绕糖尿病、控烟等健康问题,自编故事《我的肺病你做主》《糖尿病,给我一个忽视的理由》,这成为金山区卫生健康专业机构与金山故事团队合作的契机。   年,在金山区爱卫办的牵头下,以金山故事为载体,进行健康素养的宣传和推进工作,围绕时下居民需求确定健康选题,紧抓“故事创作”和“故事传播”两条路线,成立故事创作专家组、故事演说员团队及医学科普顾问三个团队。   借助巡讲、巡演等活动,易讲易演、诙谐通俗的健康主题“金山故事”浸透式融入基层各村居、学校,直至传播千家万户。团队创作形成一本健康科普书籍作品《金山区健康素养故事集》,录制形成一批方言创意影音作品《金山“话”健康》系列健康科普视频。   “回顾70年,金山区的爱卫工作离不开金山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建设健康城区更离不开全区居民的参与。”袁冬明无限感慨。优美的环境孕育“健康细胞”,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作为打造居民幸福生活的基石。在国家卫生区镇巩固、健康城区建设等方面,金山区将继续谱写爱国卫生新的历史篇章。   新民晚报记者左妍通讯员冷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mh.com/fxcbcs/18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041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