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全球气候变化那点事

北京什么皮炎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说说全球气候变化那点事

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伦理道德。气候变化,源于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气候变化,引发诸多灾害。化石能源,温室气体罪魁,要求能源转型。

一、何谓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Climatechange)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

气候变化,是决定人类当前所处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之一。

我们人类正处于一个决定性的时代,任何区域、任何国家、任何个体,均难以置身其外,在其后变化之前,没有贫富缠距、没有高低人种,更没有贵贱之分。

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发展从来没有片刻停歇。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那么就一定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持续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能灭失,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历史,尽管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遇到各种挑战,战争、冲突、动乱,有时候可能还会发生非常“血腥”或者及其不人道的行为。

尽管全球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也非常多,涉及到太阳辐射、大气构成、海洋、陆地和人类活动等诸多方面,但是人为因素无法去除。

对于气候变化趋势,在科学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不同区域气候的变化趋势及其具体影响和危害,还无法作出比较准确的科学判断。

目前,在科学界对气候变化还存在某些争论,部分政治家和学者还没有完全接受现有大多数人已经接受的结论。

但是,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风险评价角度而言,我们人类不能因为有争议而停滞不前,更不能以人类自身的命运来尝试“试错”,何况大多数科学家都已经断言,气候变化是我们人类当前面临的一种巨大风险。

人类还在探究气候变化的原因,科学家已经付出巨大的心血承担这个重大使命。

当然,气候变化很有可能是由内外综合因素所致,可能由自然的内部进化演进过程的因素,这一点或许还没有在科学上得到肯定的结论,但是外部强迫的因素可能已经得出比较统一和一致的结论,也就是说,主要外部因素是我们人类自身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类是聪明无比的生灵,既然面临气候变化问题,那么就必须采取行动加以解决,没有任何其他选择,好在人类自诞生起就具备了自我修复创伤的这种能力。

地球何时产生,或许我们人类还在探究之中,不过地球的历史早于人类的历史,恐怕这个结论没有悬念,应该早有定论。

人类探寻气候问题,应该不仅限于人类自身的历史,应该从地球的历史说起,也就是说,应该从地质学的角度说起。

从地质历史上来看,科学家认为地球的气候曾经发生过显著变化。

由此可知,气候变化问题其实由来已久,并非目前才出现,只是其可能与人类的关系从来没有达到当前的紧密程度而已。

按照科学家的研究,地球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多次冰河期。

直到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地球的气候才变得相对稳定,而且达到人类当前习以为常的状态,否则人类可能根本无法生存。

从科学的角度看,地球的温度高低,是否适合生物存活和人类居住,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变量,而是决定于由太阳辐射照到地球表面的速率和吸热后的地球将红外辐射线散发到空间的速率。

平衡,乃自然法则,这是自然科学的结论,也是社会科学的原则。

几千年前,中国的道教始祖老子就曾经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核心也是人与自然平衡的哲学思想。

二、气候变化之核心是温室效应

所谓“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进而将导致大气层和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能量守恒是物理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平衡过程也是守恒的具体表现。

从长期来看,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必须同地球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辐射能相互平衡,在此过程中,能量没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而是产生不同能量状态的相互转化。

大气的成分很多,包括人类等生物赖以存活的氧气。

但是,在大气中还存在其他诸多成分,比如氮气、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二氧化碳等。

另外,在大气中,还包括其他气体和杂质等,比如包括诸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和水蒸气等等。

在这些大气成分中,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和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又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具有类似温室的效应,因此被称为“温室气体”。

尽管温室气体有很多,科学家发现有将近30种,但是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最为突出,另外甲烷、氟利昂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效应也比较大。

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从长期气候数据比较来看,二氧化碳与气温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表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至关重要。

无容置疑,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源于我们的人类的活动,源于人类活动的不理性,源于人类的贪婪和野蛮,这与人类倡导的文明存在冲突。

温室气体排放本来属于自然行为,本来应该源于自然,自然的东西本来属于自然,或者说,对人类不应该产生伤害。

自然产生的温室气体本来有益于人类,因为温室气体可以阻挡部分太阳光反射回太空,使得地球的温度适合与万物生长,也适合人类等生物的居住和存活,有利于人类及其数以百万计的其他物种的生存。

费尔巴哈说过,“自然界是一切感性的力量、事物和存在物的总和”。

人类为自身生活的便利和质量的提升,或者说,基于人类自身发展的私利和对欲望的满足,首先在欧洲爆发的工业革命,工业化浪潮随之风起云涌,迅速蔓延到整个地球,而且美其名曰为人类的工业文明。

人类的贪婪是无尽的,人类的野蛮也是有生具有的。

为了自身的私欲,人类竟敢与大自然抗争,比如大规模的砍伐森林成为一种看似自然的行为,为了粮食增产而采取超乎寻常的大规模农业生产方式,化肥和农药等现代科技取代了传统的农耕田作。

于是乎,正如诺曼·卡曾斯所说,“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这便是物极必反之道。

人类走到今天,或许才了解到,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增长到了一个万年来前所未有的水平。

而且在过去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攀升。

三、气候变化可能对人类产生哪些灾害?

在过去几十年,气候变化成为科学前沿课题,科学家开始不断探究气候变化科学关联问题,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直接影响全球的平均气温

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规模空前,天气模式的改变导致粮食生产面临着巨大威胁,气温上升导致海平面上升,使得发生灾难性洪灾的风险正在增加。

如果人类现在不采取紧急行动,那么未来适应这些影响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去除这些影响的成本当然也会会更加高昂。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建立,其主要职责是提供客观可靠的科学信息。

年,该委员会发布了第五次评估报告,提供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更为清晰的证据,明确指出气候变化真实存在,而人类活动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根据这份报告,自年至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85℃。

2.工业革命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加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工业革命于年左右爆发,而且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

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端。

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兴起。

自工业革命爆发以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全球平均气温也随之不断增加,而且还在增加。

科学家经过一些长期科学科学观测表明,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在增加,而且这些增加明显与人类活动密切关联。

根据科学家历史推断,在年之前,人类处于农业文明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基本维持在ppm。

根据科学判断,如果世界能源消费格局不发生根本性变化,那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还将持续增加,地球平均温度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依据各种计算机模型预测,如果二氧化碳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ppm增加到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4℃。

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机器取代了人力,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在人类历史上就是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这场革命的突出标志是机器的发明及大规模的利用,因此历史学家将这个伟大时代称为“机器时代”,也标志着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利用煤炭这种化石能源的开始,本身也是一场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

在此之后,工业革命浪潮开始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蔓延,到了19世纪,这股浪潮开始蔓延到北美。

从历史演变来看,蒸汽机、煤炭、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大主要因素,也奠定了今天人类面临气候变化挑战的物质基础。

说到这里,让我不禁想到了“潘多拉魔盒”这个经典神话。

潘多拉,源于希腊神话,她是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也是作为对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

由于众神的推崇,让这个神奇的女人拥有更加诱人的魅力。

根据希腊的神话传说,由于潘多拉出于好奇心而打开了一个“魔盒”,让人世间所有的邪恶,包括人类的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都被释放出来。

而当这位女人将魔盒在次盖上盒子时,里面只剩下了希望。

可以说,正是工业革命,揭开了如今气候变化的“潘多拉魔盒”。

3.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主要成分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大概占温室气体总量的三分之二,而且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

随着人类不断的贪婪甚至野蛮活动,大量的化石能源(煤炭和石油等)被过度消耗,大量的森林植被被残酷的破坏,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人为排放,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逐渐上升,大约每年上升1.8ppm,目前已上升到近ppm。

科学家经过测量,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部分大约有1/2属于人为排放,可见人为因素非常大,人类难辞其咎。

4.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异常天气频发

最近一些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厄尔尼诺现象,主要是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了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普遍落后,经济实力十分有限,因此抗灾能力比较弱,因而其受害也最为严重。

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面对厄尔尼诺现象,也未能幸免于难,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多人死亡,年一场飓风造成亿美元的损失。

5.海洋在变暖,冰雪量在减少,海平面在上升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自年至年,因气候变暖和冰雪融化,海洋面积扩大,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9厘米,而且自年起,北极的海冰范围持续缩小,速度十分惊人,每十年缩小万平方公里。

报告显示,鉴于当前温室气体的浓度以及排放水平,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还将持续升高,各大洋将持续变暖,冰雪将继续融化。

以-年作为参照期,到年,平均海平面预计上升24-30厘米。

到年,平均海平面预计上升40-63厘米。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海平面上升将危及沿海地区,特别是危及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沿海低地区域。

沿海区域可能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被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设施受损,沿海养殖业和供排水系统遭到破坏等等。

6.气候变化影响农业和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植物的生长季节,世界一些地区可能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是由于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另外,气候变暖也有可能影响人类的健康福祉,比如疾病危险加大,死亡率提高,传染病肆虐和蔓延等,再比如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提高死亡率,疾病传播速度和机会增大,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登革热、脑炎等疾病肆虐和蔓延。

四、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年10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升温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的影响”特别报告。

根据上述这份报告,要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之内,需要我们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进行快速、深远和前所未有的改变。

根据上述报告,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与全球升温2℃相比,若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到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将减少10厘米;

2.若全球升温2℃,那么导致夏季北冰洋没有海冰的可能性为至少每十年发生一次,若全球升温1.5℃,那么这种可能性则降低到每世纪发生一次;

3.若全球升温1.5℃,那么珊瑚礁将减少70%-90%,而若全球升温2℃,那么99%以上的珊瑚礁将在地球上消失。

根据这份报告评估,若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那么需要人类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和城市等加速具有深远意义的转型。

到年,全球人为二氧化碳净排放量必须比年的水平减少约45%,到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

由此可知,人类需要果断行动,采取措施,共同应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mh.com/fxcbcs/1844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041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