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虫牛羊球虫病最常见是邱氏艾美耳球虫、牛艾美耳球虫、柯氏艾美耳球虫、山羊艾美耳球虫等,主要寄生在牛羊的大厂和小肠。球虫在裂殖生殖阶段,使粘膜上皮大量遭受破坏,粘膜下层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并发生溃疡和出血,甚至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1岁以内的羔羊症状最为明显。病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消失,喝水增加,被毛粗乱,眼结膜苍白、腹泻,粪便中常杂有血液、血痢、黏膜和脱落的上皮,粪便恶臭。体温有时升至40~41℃,后肢及尾部被粪便污染。病羊贫血,消瘦,时见肚胀,被毛脱落。病后期,粪便呈黑色,几乎全部是血液,体温下降,常发生死亡,死亡率通常在10%~25%,有时高达80%。急性经过为2~7天,慢性者可迁延数周。2岁以内的犊牛也是最易感的群体。该病多发于放牧的潮湿、多沼泽的牧场上,因为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球虫的发发育和存活。治疗:用磺胺类药物减轻症状、口服氨丙啉抑制球虫繁殖和发育,贫血严重的要及时输血;前后盘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真胃、小肠和胆管壁上。症状为出血性肠炎,顽固性拉稀,粪便呈粥样或者水样,常有腥臭味。水边放牧羊群容易感染,近几年东北、海南、广东、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区出现较多。因为幼虫寄生在瘤胃内,不容易驱杀,导致成为危害养殖业最严重的寄生虫之一。治疗:氯硝柳胺片+左旋咪唑因为瘤胃内的纤毛,导致前后盘吸虫驱虫困难,所以养殖户驱杀需要特别耐心,并注意空腹口服。肝片吸虫羊感染肝片吸虫的症状有:羊毛杂乱、渐渐消瘦、也吃食体温也正常,慢慢的眼球凹陷、前胸下颌水肿。早期肝脏表面有小米粒或者条纹状,后期肝脏肿大、变硬。治疗:氯氰碘柳胺钠,按10斤羊1毫升,7-15天再驱虫一次,或者三氯苯达唑片每10kg羊1片,急性肝片吸虫需5周后重复用药一次注:下巴水肿不一定就是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血吸虫、血茅线虫都会导致水肿。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mh.com/fxcbby/17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