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ldquo瘟神rdquo

一、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于人感染了血吸虫后所致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人和哺乳动物,如牛、马、猪、羊等都会得此病。是血吸虫寄生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管里,在血管里吸血、产卵、排出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是日本学者龟田富士郎在日本片山县首先发现的,故定名为日本血吸虫,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宿主。钉螺多孳生在水陆两栖、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水流缓慢的自然环境中,钉螺是血吸虫发育为尾蚴的唯一场所,没有钉螺血吸虫就不能进行传播。

二、得了血吸虫病有哪些危害?

1.急性血吸虫病;发热:是最主要的症状,典型的是午后体温骤升,午夜大汗热退,体温最高可高达40℃。:咳嗽,主要是干咳、痰少,偶可痰中带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拉肚子),大便3~5次/日,大便带黏液和血液,伴有腹痛。辅助检查,B超检查显示肝脾绝大多数都有肿大其他征象:面色苍白、消瘦、乏力、头昏、肌肉关节酸痛、荨麻疹。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多。急性血吸虫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慢性血吸虫病;主要症状及体征:慢性腹泻或慢性痢疾,呈间歇性出现,劳累或受凉后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或黏液血便;肝脾轻度肿大;嗜酸粒细胞增多及轻度贫血。

3.晚期血吸虫病;严重肝脏损害一般都是未及时治疗,经过较长时间(5~15年)的病,主要有“三多三少”老年人多、女性多、夹杂症多,儿童少、侏儒少、粪检阳性少。

三、血吸虫是怎样感染的?

生产性接触疫水感染。如放牧、打湖草、水田作业、防汛、捕鱼捞虾等;

生活性接触疫水感染。如洗衣洗菜、洗手洗脚等。

娱乐性接触疫水感染。如游泳戏水等。

四、怎样预防血吸虫感染?

尾蚴必须通过水才能感染人或哺乳动物。在3~11月份,特别是5~9月份最容易感染血吸虫。

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同学们不但自己不要到竖有血防警示牌的江、河、湖、沟、渠等地方捕鱼捞虾、游泳嬉水、打湖草、放牧、洗衣物等,还要劝告家人、同学尽量不要接触疫水,以防止感染血吸虫。

做好个人防护:

如因生产、生活必须在有血吸虫病易感地带明显标志的地方进行抢收抢割、种水稻、防汛抢险等接触疫水的活动,要做好个体防护。常用的方法有:

1.涂擦防护药剂,如:防蚴灵、防蚴皂等。涂擦防护药物的作用是杀灭尾蚴、阻止尾蚴侵入皮肤,避免人感染血吸虫。接触疫水的人群,下水前应在可能接触疫水的身体部位均匀涂擦防护药剂。如果下水时间超过药物的持效时间,应增加涂药次数。

2.穿戴防护用具,如:桐油布袜、长统胶靴、尼龙防护裤、胶皮手套等。如能使用以1%的氯硝柳胺浸泡的衣裤、手套、袜子、绑腿等,防护效果更好。

3.使用安全水。在疫区野外作业,急需饮用水时,可以采用加热和药物杀蚴等办法处理疫水。如将水加热至60℃以上(感到烫手时的温度),即可杀灭水中尾蚴;也可在每50公斤水中加1克含氯石灰或0.5克漂白粉精片、或15毫升3%碘酊、或12.5克生石灰,均可杀灭尾蚴。

4.预防性服药:万一接触疫水,要及时到当地血防机构进行登记,并在25~28天内服用预防药品。

--END--

供稿:李晓红

编辑:吕改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mh.com/fxcbzz/1787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041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