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负如何计算孙子兵法中的七计解读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说完“五事”,再来跟大家说说“七计”,“七计”即为“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主孰有道”,就是对比双方谁能让子民和国君的意见一致,上下能齐心协力,共同对敌,只有做到这一点子民才会完全投入,国家才能强大。而说到这一个点上,就不得不说说刘邦和项羽了,他们两人的对比就很明显了。刘邦是平民百姓出生,为人和善,知人善用,糜下群臣本领极强,并且深得民心,同心同德。而项羽是贵族后代,西楚霸王,他孤傲自负,一意孤行,哪怕兵多将广,最终也败在刘邦手下,自刎于乌江。

项羽自刎乌江

“将孰有能”,则是比较双方将领的本事,长平之战时,秦国使用离间计,使得赵国更换将领将,将廉颇换成赵括,最终被秦国一战定乾坤,彻底击败赵国,由此可见将领的重要性。

廉颇

“天地孰得”,看谁能得天时地利,三国时期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对抗曹操,曹操当时以说有着巨大的优势,无论在士兵还是粮草上都远在孙刘联军之上,可还是遭遇惨败。那便是因为孙刘联军占尽天时地利,首先是天时,当时正处于酷暑之季,而这个时候,也是血吸虫病的易感染季节。曹操的士兵多为北方兵,一到南方,水土不服,患病者众多,士兵们因为长途跋涉的劳累加上疾病的困扰,气势低落。并且在开战时,天有不测风云,突如齐来的东方,配合着火攻,使曹军损失惨重。其次是地利,曹操虽然兵多将广,但是孙刘联军有长江天堑。正是凭借这个有利因素,才抵挡住数万曹军,使得在陆地上称雄称霸的曹军士兵手足无措,最终曹军大败。

赤壁之战

“法令孰行”,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法令。无规矩不成方圆,曹操曾有一个“麦田割须”的故事。行军路上正是麦熟之时,他变下令,踩坏麦田着斩。结果他自己的马受惊吓冲进麦田里去了。他是国君,不可能斩自己的头,他什么都不做也不会有任何事,但他还是拔剑把自己的胡子割了,以须代头,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曹军如此强大的原因,正是因为严格遵守法令。

曹操

“兵众孰强”,则是比较双方的装备和士兵的数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南方文化总是败在北方民族的铁蹄之下,这是因为北方民族往往比较贫穷,为了生存必须有一个强悍的身体,还有一点就是北方的平原多,利于骑兵的培养,而北方铁骑也是因此得名。

蒙古铁骑

“士卒孰练”,和“兵众孰强”是不同的,因为人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人经过训练得到的提升是非常大的,这就好比现在的征兵,在现在这个和平的时代,人们的身体强度明显是不如以前人的,但是通过训练也能成为强大的士兵,所谓的特总部队也不是天生超人,而是要承受更多的训练。“孰练”就是靠练,这也是影响一场战斗胜负的关健。

军队训练

“赏罚孰明”,则是一门较大的学问了,赏罚孰明对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古代秦国的强大起到了决定的性的作用,杀敌的激励政策直接导致士兵作战的勇猛,而对技艺不强的“士兵”连同他的上级一起惩罚,赏罚分明才成就了他的霸业。

最终通过计算这“七计”而分析出胜率,达到先胜后战,不战而胜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mh.com/fxcbzd/18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041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