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肝吸虫在广州有着约10%的感染率,属于高发疾病。这是因为肝吸虫往往通过鱼生或未经煮透的鱼、虾肉传播到人体内,当人们吃了患病的淡水鱼的“鱼生”或未煮透的鱼、虾肉,大约经过一个月,可在肝脏胆管内发育为瓜子仁状成虫。其寿命可达20-30年!
而且大约1/3的肝吸虫患者是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或体征。肝吸虫虫体大小为5~10毫米,而人的肝脏约两个手掌大小,不及时排虫,肝脏就会挤满肝吸虫,多则数百条甚至上千条。想想都觉得触目惊心!
而且虫子在其中繁衍、死亡,死亡的虫子通过胆汁流到胆囊,会阻塞胆管,导致胆囊炎等胆道病变。而留在肝脏内的肝吸虫会影响肝脏正常工作,出现肝区不适、腹胀等症状,严重了还会变成肝硬化。
一般来说,淡水鱼中更易有肝吸虫卵,少吃淡水鱼的鱼生,而吃三文鱼等海鱼,也要选择切鱼时“一种鱼一个砧板”的饭店,因为可能厨师在切完淡水鱼后,刀和砧板沾上虫卵,再切三文鱼等海鱼,就把虫卵“人工移植”到海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