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有毒的食材,很多人经常吃

最近Y妹越发觉得“病从口入”这句话说得十分靠谱。

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对食材掌握可谓炉火纯青,可我们常常会忽视身边的危险,老实说,越是我们常吃的食物,越容易“中招”。

这5种容易使人中毒的食材,看完可能真的会吓出一身冷汗。

霉变的水果切掉继续吃

只要是咱们肉眼可以看到的霉变,即便是将霉变的部分切除,依然是不能吃的。

最普遍的是展青霉素,这种毒素可能出现在苹果、梨、桃、杏、樱桃、洋葱等等果蔬上,可致癌、致畸。

真菌的影响力远比你肉眼可见的霉斑更大。在发霉食品中,真菌菌丝并非只存在于表面,而是已经侵入食品内部,即使去除菌丝部分,真菌毒素也已经扩散至未腐烂的完好部位。

图源:一只学霸,侵删

哪种情况是可以切掉继续吃的呢?

机械性损伤(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淤青”)和低温冻伤的,都可以切掉继续吃。

豆类食材未完全煮熟就吃

豆类食材中,如四季豆、大豆中,一般都含有“豆素”“皂素”等成分。

如果烹调时加热不彻底,豆类的毒素成分未被破坏,食用后毒素会对胃肠道有刺激性,使人体红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造成中毒。

为防止中毒的发生,最好是将四季豆先用沸水焯透,直到它变色熟透。如果是炒四季豆的话,要注意翻炒均匀,炒到它失去原有的青绿色和豆腥味就可以了。

吃白果超过20~30颗

白果就是银杏树的果实,它含有多种有毒成分,如白果酸、白果酚、白果醇、银杏毒,还有氰苷。

一般中毒剂量为10-50粒。幼儿生食白果5到10粒就会引起中毒,10粒以上可致死,大人每日食用也不能超过10粒。身体特别虚弱的人以及5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食用白果。

但是,白果所含的有机毒素遇热分解可减弱,但也不能完全消除白果的毒性,不管成人还是儿童都不建议多吃。

生鱼片

很多淡水鱼携带有肝吸虫活囊蚴,吃后容易感染肝吸虫病。感染肝吸虫病后,还可能进一步发展成胆管炎、胆结石、肝硬化等,甚至导致肝癌。

很多人认为醋、酱油、芥末可以杀虫,但除非是长时间浸泡,轻轻蘸一下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还有不少人觉得海鱼不会长寄生虫,其实不是,带鱼、鳕鱼、三文鱼都可能携带异尖线虫。人感染后,轻则肠胃不适,重则引起消化道溃疡、穿孔。

所以,基于安全起见,不论淡水鱼还是海鱼,最好都别生吃。

溏心蛋

很多人喜欢吃溏心鸡蛋,但这种吃法很容易造成沙门氏菌污染,食用后可能造成腹泻等。

这是因为鸡的生殖和排泄系统没有完全分开,致病微生物可能从鸡体内进入蛋中,或者养殖环境、储存环境被污染都有可能污染鸡蛋。

所以:

鸡蛋最好不要生食或半生食,尤其老人孩子。经巴氏灭菌的鸡蛋可以半生食。有条件的家庭可选择清洁蛋(可生食鸡蛋)。鸡蛋不宜买多,新鲜度看蛋清、蛋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mh.com/fxcbyf/183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041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