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侠
单位
医院
发现异常患者男,63岁,三天前腹痛腹泻,暗红色水样便。
临床诊断便血,以为显微镜下应该是红细胞满视野,粪便潜血应该是阳性。没想到,潜血是阴性,加了蒸馏水稀释后,出现了很弱的阳性。
再看显微镜下,红细胞偶见。红细胞去哪里了?难道不是血便?白细胞有10-12个。再仔细看,不对,白细胞大小,里面却没有核,折光性较白细胞亮。
初见端倪周边有较小的颗粒。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人芽囊原虫”?去染色。
瑞吉氏染色:
我用手机放大了3倍
显微镜下的景象,让我有喜有忧,喜的是,它真的是虫,不是细胞,忧的是,患者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不知道。
网上求助为了得到准确的答案,我开始上网咨询老师,找资料。
感谢各位老师的无私指导和帮助!!西双版纳罗嫚老师,梧州市郑智弦老师,等,给了肯定和帮助,并且罗老师还给出了碘染的方法。
求证查找有了老师们的指导,我就开始操作了。
推片,厚尾片,瑞吉氏染色。
手机真方便,放大油镜(倍)观察
大空泡,小蓝核。很帅哟
现在又重看这张光镜(倍)下,夏科雷登结晶,容易见,虫体的数量也不少啊!文献上有量化的标准:+~++++,分别对应1~5、6~20、21~、以上/HPF。要是这个标准,下图应该是3+了。
好漂亮的夏科雷登结晶,以前都是在书上,在网上见到,这一次,终于在镜下看到了。
问一问度娘:
夏科雷登结晶为菱形无色透明指南针样,其两端尖长,大小不等,折光性强,是嗜酸粒细胞破裂后嗜酸性颗粒相互融合而成。
多见于肺吸虫,阿米巴痢疾,钩虫病,过敏性肠炎患者的粪便中。
可见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气管腔内的粘液栓(粘液栓主要是由粘液、坏死脱落的细胞和一些白细胞构成的)或管壁中常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的崩解产物夏科-雷登(charcot-lydn)结晶。
(转自百度)
推血片的方法,制备厚尾片,瑞吉氏染色,油镜观察,发现虫体都成堆分布在厚尾处,好漂亮哟!圆形虫体,周围有两个蓝核,中间大空泡,所以,这应该是空泡型人芽囊原虫[1]。
后来按照罗嫚老师指示,去要了革兰氏染色的碘液,1:4稀释。下午重新碘染,制片,人芽囊原虫少了很多。
查了查资料[2]:“排出粪便后,放置4h再进行粪便涂片时,空泡型与颗粒型虫体不能维持原来形态,此为B.h.严格厌氧性质决定。虫体排出后接触空气,会发生急剧变性和裂解,变性的空泡型与颗粒型虫体与原本不固定的阿米巴型虫体很难区分。”
放到下午的碘染标本中虫体确实少了很多。
碘染湿片操作经验:于玻片上加一滴碘液(革兰氏碘液,1:4稀释)挑一点粪便,混匀,加盖玻片,轻轻按压一下,用卫生纸吸干四周多余便液,用镜油把四周封住,第二天再看,里面的细菌也能看到布朗运动。(当然有病理科的专用封片液最好。顾剑飞老师推荐用无色指甲油。)
结合临床下病房,查病历,嘱患者再次留标本再测。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