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指\南
抗击新型布尼亚病毒
一、“蜱虫病”也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是以发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新发传染病。个别重症病例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一种虫媒传染病。
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如何传播的?
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其他分泌物传播。
1.蜱的特点
蜱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虫子。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
2.蜱的危害
蜱叮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可传播多种疾病,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并不是每个蜱虫都带毒,只有被携带病毒的蜱虫叮咬才会发病,如果被蜱虫叮咬后2周内出现:
1.发热,体温超过38℃。特别是高热不退;
2.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或者关节痛;
3.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
四、哪些人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重点人群?
人群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普遍易感。但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产、生活的人群危险较大。
五、如何预防蜱虫叮咬?
勤打扫村边、田间地头及居家杂草;定期检查牲畜皮肤,发现蜱虫后用镊子拔出将其焚烧,或定期对畜类皮肤进行药物杀虫;外出劳作穿长衣、长裤,不在户外长时间坐卧,结束后及时洗澡,查看腋窝等部位有无蜱虫叮咬。
六、被蜱虫叮咬怎么办?
1.不生拉硬拽,用酒精涂抹蜱虫后背,用镊子拔出。
2.注意观察身体健康状况2周左右,如出现发热、医院就诊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