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肝片吸虫病治疗的体会
年7月,某养羊户饲养山羊46只,有1O只1~2岁的羊只出现食欲减退、被毛粗乱、黏膜苍白、消瘦贫血、眼睑、胸前及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死亡2只。请求笔者帮助诊断治疗,通过仔细询问畜主用药情况和观察羊只的临床症状,确诊为羊肝片吸虫病,采用丙硫苯咪唑按每千克体重l0~15mg一次口服,病羊症状基本好转。
1病原肝片吸虫病是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虫体扁平,外呈叶片状,从胆管中取出时呈棕红色。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囊炎,并发生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不良,尤其对幼畜危害相对严重,发育不良或引起大批死亡。
2发病机理
首先成虫寄生于胆管,成虫产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并与粪便一同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1O~20d孵化出毛蚴,可在水中生存1~2d,如遇上中间宿主椎实螺,则进入体内,经过胞蚴、雷蚴等阶段发育,最后形成尾蚴,从螺体出来,附着于水生植物或水面上形成囊蚴,羊在饮水或吃草时吞下囊蚴即被感染,囊蚴进入羊体3—4个月,发育为成虫。
3临床症状
当羊感染肝片吸虫50个左右就会出现明显症状,羔羊轻度感染时即可表现症状。急性病羊,病初发热、衰弱、易疲劳、黏膜苍白、贫血、肝区压痛明显,严重数日死亡。耐过急性期或轻度感染的病羊转为慢性,病羊食欲减退、被毛粗乱、黏膜苍白、消瘦贫血、眼睑、胸前及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最终极度衰弱而死。
4诊断方法
可采用粪便检查法,将粪便反复水洗沉淀的办法,发现虫卵即可确诊。.
5防治措施
5.1定期驱虫
每年有计划地驱虫3—4次体内寄生虫,2次体外寄生虫。驱虫时,各种驱虫药物应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驱虫后注意观察驱虫效果,若出现带虫现象,应组织重新驱虫。
5.2计划轮牧
放牧时,有计划地轮流放牧。在低洼牧地放牧应在早春和早夏,这时虫卵还没有发育成有感染能力的囊蚴,感染的机会较少,比较安全;在夏季和早秋,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选择到地势高燥的地方放牧,以减少感染。
5.3消灭中间宿主
羊肝片吸虫感染的中间宿主是椎实螺,人为地改造椎实螺的生存环境,不让其生存繁衍;同时也可采用硫酸铜按1:的比例来杀灭椎实螺。
5.4注意羊只饮水和饲料的卫生
肝片吸虫多流行在低洼而潮湿的地区,牲畜在吃草和饮水时很容易吞吃附有囊蚴的饲草而感染。因此,应尽可能选择高燥的地方放牧,同时羊只应饮用自来水或井水,并保持饮水的清洁卫生。
5.5药物治疗
治疗羊肝片吸虫病可采用的药物有丙硫苯咪唑片按每千克体重10~15mg或硝氯酚片按每千克体重mg,一次口服。
--------------
免费养羊交流群
1、此群已经建了3年多了
2、百分百都是养殖户
3、群内不定期有技术老师分享养殖知识
4、如果有羊病,发到群里,几乎立刻就有同行和老师帮忙发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5、群内不定期购买养羊书籍,整理成文档分享到群内
6、多年的沉淀,让所有人都成了朋友,在养羊行业中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加他,让他拉您进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