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李云胜
四牌楼历来是合肥热闹的地方,
老合肥宋荣执说,
解放前,
今天的四牌楼一带
是庐州小吃云集的地方之一。
花样多,味道zán,
年轻的合肥人,只怕是听都没听过
比如有家饺面馆名叫复兴园,一到晚上就挤满了前来吃饺子、面条的人。那时合肥没有拉面,牛肉面用的是小刀面,揉功了得,入口劲道,那风味和拉面相比是另一种风味。
还有一家卖元宵的,据另一位老合肥吴运申先生回忆说,元宵店名曰美味斋,老板姓赵,肥东六家畈人氏。他选用长临河的黑壳糯,用东门大河的活水浸泡十日,然后用石磨碾磨,吃进嘴里粘粘有丝,而且花色繁多,有水晶、火腿、豆沙、枣泥和什锦。细瓷小碗盛上五味玉珠,吃得不亦乐乎。
网络配图
宋荣执也说,那里最好卖的宵夜是安庆馄饨,晚餐是饺子、面条,早餐最正宗的就是烧饼油条了。
葱香味道的烧饼叫“龙龙夹”,桂花甜馅的叫“草鞋底”,都是外焦里嫩,芝麻香浓郁,“龙龙夹”包油条是搬运工人最喜欢吃的早点,便宜又顶饿。
网络配图
关于元宵,宋荣执回忆说,不远处一家五味斋元宵店。“一碗五个,分别是:糖、咸、豆沙、猪肉和素菜馅。我小时候特喜欢吃五味斋元宵了。后来再去,发现歇业关门了,听说是老亏本,干不下去了。唉!我至今仍怀念那五种味道。”
值得称奇的是,你要五味,他一勺下锅从众多漂浮的元宵中捞起,就是五种馅的元宵,保证不会捞错。
宋荣执曾经好奇地走到大锅边(那口锅直径至少有一米以上)看看,只见掌勺的老师傅穿着白大褂,戴个白帽子,高高的个头,声音洪亮。
大师傅问道:“孩子,你也要五味的?”
宋荣执小时候特别喜欢吃豆沙和素菜馅的。所以说只要这两种。
“他说五个一碗,你只要二种,那还有一个味道选什么?我说豆沙三个。”
老师傅笑道:“好嘞!”
果然吃的时候真是三个豆沙,二个素菜馅。那时还纳闷,他怎么看得这么准呢?现在想想,那就是绝活。
一张张褪色的照片会带给你怀念吗?这些老照片估计只有老合肥人认识下面小编带你穿越时光
去看看老合肥的“素颜照”
年的合肥鸟瞰图
▼
合肥火车站
▼
年的合肥长江西路
▼
南淝河孝肃桥
▼
合肥百货大楼
▼
年合肥四牌楼人行天桥建成
▼
安徽省博物馆
▼
淮河步行街入口(十字街)
▼
淮河路
▼
美菱大道(原徽州大道)
▼
合肥大钟楼
▼
城隍庙
▼
年2月城隍庙与长江路交口
▼
合肥逍遥津动物园
▼
董铺水库
▼
解放前的长江路
▼
淮河路(九狮河)
▼
年的合肥拱辰桥
▼
年合肥市民庆祝国庆节
▼
年10月1日合肥市街道搭建的庆祝彩牌楼
▼
正在建设中的合肥工业大学
▼
年的合肥长江饭店(当时名为安徽大旅社)
▼
合肥市邮电局
▼
远眺大蜀山
▼
三里街飞机场
▼
年的江淮大戏院
▼
合肥市第一届幼儿运动会
▼
70年代的长江路到庐江路
▼
种满梧桐树的合肥长江路
▼
年冬天的芜湖路
▼
芜湖路省图书馆段
▼
合肥骑自行车的“上班族”
▼
80年代的逍遥津大象滑滑梯
▼
年投入使用的明光路合肥汽车站
▼
年,合肥五里墩和西园新村
▼
90年代初改造的合肥长江路
▼
时光会老、记忆不变
每一代合肥人生长在这里
这里永远是我们深爱的合肥!
来源:合肥晚报、徽湃、映像文化、安徽文化网、网络编辑:N
确认过眼神,
你就是那个会点赞的人!
↓↓↓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