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配有辣椒、大祘、姜腌制的山坑、溪河蟹,是我们当地的一美食,十分下饭。还有醉虾、醉蟹也是当地人的最爱。当充分享受美食的同时可别忘了饮食卫生。
醉虾醉蟹——肺吸虫
所谓醉虾醉蟹,实际上就是生吃虾蟹。
然而,虾蟹体内容易寄生肺吸虫囊蚴。
若吃了未煮熟的虾蟹,肺吸虫就会进入人体内,寄生在肺部,不但会引起咳嗽、咯血,还会侵入脑部和其他器官,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我们经常吃的小龙虾,其实也会含有此类寄生虫。
什么是肺吸虫病
肺吸虫病是由并殖吸虫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地方性寄生虫病,虫体主要寄生于肺部,以咳嗽、咳棕红色痰为主要表现,也可寄生于多种组织器官,如脑、脊髓、胃肠道、腹腔和皮下组织等,产生相应症状。
肺吸虫病是我国常见的地方性寄生虫病,近些年来,人们饮食结构变化和爱好宠物的增多。城市中时有肺吸虫病感染报道,且发病率逐年增加,甚至呈现家庭内暴发性发病。应充分引起人们的重视。
如图,肺吸虫不运动的时候样子有点像半颗花生,身体肥厚。肺吸虫的运动型非常强,可以在人体内各个部位游窜。
那么,肺吸虫是怎么和我们扯上关系的呢?我们用一张图来看看肺吸虫的生命是如何延续的。
当肺吸虫的卵碰触干净的水源,纤毛幼虫便可进入作为第一中间宿主的川蜷、瘤蜷体内,并先后发育成胞状幼虫、雷氏幼虫,待发育成尾动幼虫后便可以感染淡水甲壳纲动物等第二中间宿主,包括蟹(如泽蟹、屎蟹、宫崎蟹、毛蟹等)和虾(如螯虾),并于这类宿主的鳃或肌肉组织形成囊肿,再发育成囊状幼虫。生食这些受感染的第二中间宿主,可让这些幼虫有机会侵犯肠胃道,并循腹腔穿过横膈并发育成虫,可在人或其他动物体内造成肺部、腹腔、甚至可因虫体移行至各处,造成其他器官的损害。
根据肺吸虫病的生活史(蟹、虾等是其的第二中间宿主)和我们当地的饮食文化习惯,特别是喜食腌制山坑、溪河蟹和喜欢吃未完全熟食的醉虾、醉蟹等的人们,其制作过程未能完全杀死寄生虫。更要注意防止肺吸病的侵入。此外,若其他动物曾不慎食入这些受感染物种,同样也可能被感染,若人类或猫、狗、猪吃下它们,在处理不完全的情况下,也会有染病的风险。彻底预防肺吸虫病,只有做到有效的预防肺吸虫病,才能免遭肺吸虫病疾病的折磨。只要做到预防感染、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切断传染源这三点,就可以让你远离肺吸虫病。
01
预防感染
预防肺吸虫病的关键是切实做到不生食或半生不熟的山坑、溪河蟹及生水等以预防感染,若喜食腌制山坑、溪河蟹的人们,必须充分腌制透彻杀死寄生虫。另外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便,避免虫卵随雨水冲入溪流污染水源。肺吸虫病患者一旦得病,应彻底治疗。
02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必须改变生食、酒醉食或半烤熟吃溪蟹及喇蛄以及饮用溪流生水的习惯。教育群众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同时加强市场食品卫生的检疫工作,杜绝感染食物上市,是减少和灭绝肺吸虫病发生的主要途径。
03切断传染源
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对某些辅助检查结果作综合分析及细致的鉴别诊断,以免造成肺吸虫病误诊。彻底治疗肺吸虫病病人,调查和管理动物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做到不随地吐痰和随地大便,防止虫卵入水,感染第一、二中间宿主(溪蟹和喇蛄)。
在品尝食物的美味时
万万不可忽视了健康哦
来源:龙泉市卫生计生局
▼
您的健康·我们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