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浪哥文
胖彤
胖彤有云: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就这么过了半学期,两门课final交完,抑制不住的想要放飞自我。
浪哥很“善解人意”的安排了一次短途,去的是心心念念已久的凯库拉。
自从去年地震以后,我们一直想去凯库拉看看她现在的模样。
当然,让我们惦记的还有龙虾
事实证明,历经劫难,坚强的凯库拉依旧从容而明朗。
经常有人让我们推荐个周末出门浪一浪的地儿,我们一直强力推荐凯库拉。
这就像以前在国内,我们经常安利江浙沪的舟山群岛一样。
还有什么比看着一筐满溢的鱼虾蟹,如同出水芙蓉一样跃出水面更加激动的?
如果有,那一定是两大筐!
凯库拉的美好,在于这里的雪山,在于大海,在于清晨里睡不醒又懒得理你的海豹。
可以徒步,可以划艇,可以坐着飞机看鲸鱼,也可以坐船去海里潇洒的甩几竿。
简简单单一个海湾,把大气磅礴的雪山大海廓之于怀,竟有了小清新的画面感。
即使经历了大地震,依然配得上“时光未央,岁月静好”。
那么,很高兴看到你安然无恙。
漫步在海滩
沿着海岸线会有一圈木栈道,清晨的时候上面时不时会趴着几只海豹在睡觉。
去年看到拖家带口趴满海豹的礁石已不复存在,海岸线比地震前后退了好几十米。据说海豹妈妈生小海豹的洞穴也受到影响,大约海豹大部队已经迁至其他沿海礁石。
只有这么几只回来怀旧。
大约也是“认床”的海豹。
浪哥试图分清海豹,海狮,海狗,海象的区别。
此处有科普
浪哥说:“海豹没有耳朵,只有两个洞洞;海狗的头偏圆;海狮头尖皮毛看起来硬,海象有牙齿。“
皮划艇
在海里划皮划艇,那可真是“划船可以不用桨,基本全靠浪“。
向导说,你们如果能行,这小船浪几个月就能浪去智利了。
掐指一算,可惜没智利签证啊。
于是为了浪的出去也浪的回来,我们还是拿起了桨。
那刻我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公司龙舟赛的现场。
双人皮划艇前面划船,后面掌舵。
如果遇见礁石多的地方或者洋流交汇,两个人配合不好还是挺容易翻船的。
好在向导全程带领,遇见危险的地方会指导怎么打方向,怎么倒“船”,瞬间就是三号门口停车收费的大爷。
“踩左板倒划4下”
“再踩右板划2下”
“awe-some!”
小哥这句夸张发音的口头禅,已然成了洗脑的魔音。同行的小妹妹模仿的根本停不下来。
山间徒步
海豹角背靠一座小山头,爬上去可以俯瞰整个凯库拉海湾的风景。
赶时间的可以花十几分钟爬到山顶再原路返回到海边,而时间宽裕的也可以从另一边穿越另一座山沿着海岸线回来。
凯库拉的小而美,就在于这些景致的精致。不必驱车很远来寻找观景台,因为风景的切换跟你就差一个转身的距离。
海钓
上次来这里海钓,着实成了我俩心理阴影。当时下着雨,小船在深海里摇成了彩票球。
这次出海前去买好了一大盒晕船药,加上天气好,风平浪静,完胜!
最最惊喜的是,在途中看见了好几波海豚!
走过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印度洋,终于偶遇到海豚啦~
第一波据说还是全球只有60只的濒危毛伊海豚MāuiDolphin!船长说它们应该是看天气好来水面玩耍,通常就是翻跟头,而不会跳出水面。喜欢跳出水面的是DuskyDolphin~还会跟着海钓的船一路跑。
果然,后来一波又一波的海豚在我们海钓的时候围着我们转,水里穿行的速度特别快,瞬间就能游到船另一边。
钓鱼的过程还是依旧很艰辛,80-米的鱼线需要手动收杆。几竿之后,筋疲力尽。
▲收杆妥妥的体力活
▲可算拉上来了
善解人意的船长拿出芥末和酱油,坏笑的问,有人想要尝鲜么?瞬间,几个还在奋力摇杆的小伙伴立刻开了挂。
大海的味道,我知道~
收龙虾的过程really紧张和激动啊,处在青黄不接的冬季末尾,并不是很好的季节。新西兰渔业有着严格的规定,精准到用游标卡尺来测量龙虾体宽的大小,一毫米都不马虎,不达标的就不达标,直接扔回大海。
▲笼子出来啦!
▲游标卡尺,不差分毫。。。
▲龙虾尾巴剪一刀,就标志着不能再买卖啦。
▲笼子里竟然有条小鲨鱼!
每家公司都有做好标记的龙虾笼子,墨守成规,从来没出现错收的现象。
最后带着丰盛的食材,回家吃饭!
▲对,浪哥是个隐藏的厨子~
Tips:由于地震损毁,前往凯库拉的1号公路只在周末7am-7pm开放。
部分山体路面出现下陷,工作日道路封闭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