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洗手、勤通风、出门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疫情防控期间,这些健康防护行为是对每个人的有效保护,逐渐成为人们的良好卫生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大多高度重视个人卫生防护。但也要认识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能仅在“疫”时,不能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而懈怠淡忘,而是重在平时、贵在坚持。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群众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养成工作,注重提高群众防治流行病的能力。比如,为防治血吸虫病倡导饮用开水,为防控甲型肝炎大力提倡分餐制,等等。经过不懈努力,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自觉性日益提高。同时也要看到,养成好习惯说易行难,或随着疫情解除而有所懈怠淡忘,或由于缺少制度支撑而导致相关要求未能长期发挥作用。改变这种状况,可以这次疫情防控为契机,把在疫情防控中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长期坚持下去。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各个环节共同发力、各项制度共同支撑,既考验人们的自觉自律,也考验社会治理能力。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从爱国卫生运动到“五讲四美三热爱”倡议,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鼓励群众开展自我防护,是我们党防控重大流行病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工作的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从长远看,重大疾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公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从治国理政高度认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在战胜疫情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公众预防流行病的能力。
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推进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