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
5-9月间,敌敌畏熏蒸圈舍;
10-11月灌服敌百虫,杀灭蝇蛆。
前后盘吸虫病
由多种前后盘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和胆管
壁上引起的,一般成虫的危害不甚严重,但若大量童虫在移
行过程中寄生在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时,可引起严重的
以顽固性下痢为特征的疾病,甚至发生大批死亡。
青壮龄羊最易感染,发病重,死亡多。该病呈世界性分
布,我国遍及各地,南方比北方多见,且感染率和感染强度
均甚高。
1.病原
种类繁多,虫体大小从数毫米至二十多毫米,肉红
色或灰白色,肥厚呈锥状、圆筒状或米粒状。角皮光滑。
虫卵灰白色,椭圆形,有卵盖,大小为(一)微米
×(70—75)微米。
3.流行特点
多发于夏秋两季,特别是在多面或洪涝年份,在此季
节中长期在湖滩地放牧,采食水淹过的青草的羊最易感染,
其中吃草猛、食量大的青壮年羊发病严重,甚至死亡。
4.临床症状
成虫寄生于瘤胃,危害轻微。但童虫移行于小肠、胆
管、胆囊、真胃中时,危害严重。
病羊呈现顽固性腹泻,粪便成粥样有腥臭,消瘦,高
度贫血,粘膜苍白,血液稀薄,颜下水肿。后期卧地不起,
衰竭而死亡。童虫引起的病例呈现高度消耗性恶病质状态。
肩前、膝壁淋巴结肿大,大网膜、肠系膜增厚,充满胶样
浸润物。真胃粘膜水肿,有出血点及童虫附着。肠壁严重
水肿,粘膜表面有充血区或出血斑,肠内充满水样内容物。
或肠粘膜发生坏死和纤维索性炎症,肠内充满腥臭味稀粪,
小肠内有很多童虫。肝稍肿或萎缩,胆囊显著膨大,内有
童虫,胆管中也有童虫。
5.诊断
(1)成虫水洗沉淀法在粪便中找虫卵
(2)童虫结合症状,流行病学,药物试治
(3)死后剖检,根据病变及发现大量童虫或成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