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
虫病
你
了解
多少
洪涝时期,人们与疫水接触频繁,很容易因此感染血吸虫病。血防专家提醒,受灾地区广大群众和抗洪官兵等人群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采取措施,严防血吸虫病感染。
据介绍,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血吸虫的成长离不开钉螺。如果消灭了钉螺,血吸虫病也就自然消灭了。疾控中心抓住春季预防血吸虫病的最佳时机,江滩、通江河道、近五年内查获钉螺的环境以及与有螺水质相通或与现有螺环境毗邻、引进有螺区植物、水生物的环境等每年春季开展一次钉螺调查。
什么是血吸虫?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有螺才有血吸虫病”。钉螺栖息于淡水水域或水陆两栖,外形呈尖圆锥形。钉螺由螺壳、螺厣及软体3部分组成。螺壳为长圆锥形,长度不超过10毫米,宽度不超过4毫米。有纵肋的称肋壳钉螺,多呈黄褐色,平原水网地区和湖沼型地区多见。
辨别钉螺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有螺才有血吸虫病”。钉螺栖息于淡水水域或水陆两栖,外形呈尖圆锥形。钉螺由螺壳、螺厣及软体3部分组成。螺壳为长圆锥形,长度不超过10毫米,宽度不超过4毫米。有纵肋的称肋壳钉螺,多呈黄褐色,平原水网地区和湖沼型地区多见。
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血吸虫的生活史
血吸虫的生活史分为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包蚴、尾蚴和童虫七个阶段,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能阻断血吸虫病传播。
预防与控制
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方法和措施:
①不在有钉螺的湖水、河塘、水渠里进行游泳、戏水、打草、捕鱼、捞虾、洗衣、洗菜等接触疫水的活动。
②因生产、生活和防汛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采取涂抹防护油膏,穿戴防护用品等措施,预防感染血吸虫。
③接触疫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和早期治疗,查出的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
④生活在疫区的群众要积极配合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组织开展的查螺、灭螺、查病和治病工作,以及对家畜的查病和治疗工作。
⑤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证生活饮用水安全,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是预防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希望大家加强卫生管理、做好个人防护,发现钉螺要报告辖区疾控中心,接触疫水后主动接受检查,出现症状及早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