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蠕虫的种类、羊蠕虫病的检疫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羊的蠕虫病是指羊体内的寄生虫病害,蠕虫会吸取羊的血液、抢夺其体内的营养物质、对内脏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并且还会使羊体内产生一定的毒素,久而久之形成疾病,并且可在羊群之中相互传染,造成种群整体营养不良、发育迟缓,严重时还会造成羊的死亡。羊蠕虫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也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严重危害着家畜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因此,充分掌握羊蠕虫病的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蠕虫的种类
蠕虫是一种寄生虫,是无脊椎多细胞生物,依靠虫体肌肉收缩进行蠕动,所以得名蠕虫。目前已知的蠕虫种类有很多[1],依照动物学类别划分方法主要可以分为3种:线形动物门,主要包括蛔虫、鞭虫、蛲虫、旋毛虫、丝虫、钩虫等;扁形动物门,主要包括血吸虫、肺吸虫、肝吸虫、牛带绦虫及猪带绦虫等;棘头动物门,主要包括猪巨吻棘头虫。
2检疫方法
2.1动物器官解剖检验法
2.1.1食道检查首先用剪刀将病死羊的食道剖开,对食道黏膜性状进行仔细检查,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肿胀或脓肿,可利用刀片将黏液刮取到载玻片上,涂抹均匀后再用另一块载玻片进行覆盖,用力挤压降低黏液厚度直至透明,然后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看是否有虫体蠕动。如果发现虫体,则需要将虫体挑出进行进一步检验[2]。
2.1.2胃部检查先用解剖刀将羊的胃沿着大弯位置切开,取出胃内残留物放于容器中,然后用清水对胃进行冲洗,并将冲洗液保留在单独容器中,刮取胃黏膜上的黏液置于载玻片上,采用“2.1.1”同样的方法进行涂抹挤压,然后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发现虫体则及时挑出。在放置胃部残留物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稀释,用玻璃棒进行充分搅拌,随后静置一段时间,直到其充分沉淀,将上层液体倒掉[3](注意如有虫体漂浮于上层液体中要及时挑出),然后在沉淀物中再次加水稀释,搅拌均匀再静置,充分沉淀后倒掉上层液体,分批次将沉淀物放到浅盘中进行检查,还要将可疑物质放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致观察。
2.1.3肠道检查利用解剖刀将病死羊的肠道剖开检查,分别取大肠、小肠、盲肠的一段进行检查,对采集到的肠体应先进行内部异物的清理,冲洗干净后再进行进一步检查,同时还要刮取肠黏膜上的黏液至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致观察[4]。
2.1.4肝脏检查首先将胆囊剥离,放置在单独的容器中进行细致解剖,使用连续洗涤内容物的方法对最终沉淀物进行检查,取下来的肝脏浸泡在水中,并将其撕碎成小块后再采取连续洗涤静置沉淀的方法进行细致检查。
2.2虫体检查法
2.2.1虫卵检查对虫卵的检查可以采取饱和盐水漂浮的方法,具体操作方式为:在干净的烧杯中加入30mL的饱和盐水,再添加2g左右的新鲜羊粪便样本,充分搅拌之后静置10min,过滤,取适量滤液放置于试管中,使用胶头滴管进行细微调节,要求液面高度要略微高于试管口但不会溢出,然后用一块盖玻片贴着试管口从一侧滑到另一侧,保证玻片与试管液面之间不存在空隙,30min后将盖玻片取下,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检查有无虫卵附着。另外還可以采用离心沉淀法进行检查,具体操作方式为:取5g新鲜的羊粪便置于烧杯中,用mL的清水进行搅拌,过滤后置于离心管中离心3min左右[5],将上层液体倒出,再添加清水搅拌并离心,重复此步骤若干次,直到上层液体完全清澈,最后将沉淀后的液体取出一部分,进行充分吹打,制成混合液体后用滴管滴于载玻片上,置于显微镜下进行检查。
2.2.2幼虫检查法对幼虫的检查方法主要采用贝尔曼法,首先在病羊活体中取适量的粪便置于容器中,再取一个比容器略大一些的玻璃漏斗,将漏斗下端用一根橡胶管封闭,然后在漏斗上放置过滤器,将粪便放置于漏斗中,用温度适合的清水缓慢注入,直到将粪便完全淹没,静置1h后,粪便中的蠕虫虫卵就会慢慢孵化,幼虫会全部集中于橡胶管的底部,这时可以取适量底部残渣放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3防治措施
3.1严格消毒
定期进行严格消毒是预防羊蠕虫病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对羊舍进行全面消毒前,应先对其进行细致清扫,将粪便、食物残留、干草、毛发等杂物清理干净,保证地面无覆盖物、清扫无死角后才能进行消毒。一般选用氢氧化钠和漂白粉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将消毒液体装于喷壶内,按照先地面后墙壁的顺序进行喷洒,最后再消毒顶棚,消毒完毕后应打开门窗通风,并将食槽刷洗干净,避免消毒液的异味残留影响羊群进食。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应对羊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对母羊的产房每年要进行多次消毒,并且每次产羔之前和产羔之后都要进行全面消毒。
3.2定期驱虫
除了对羊舍严格消毒之外,还要对羊群进行定期的预防性驱虫,驱虫的时间主要根据蠕虫病发生季节的动态变化来决定,目前主要在冬季进行驱虫,这个季节驱虫的优点是可以将秋季和冬季羊所感染的幼虫及春夏季感染而发育的成虫全部驱逐出体外,而且由于冬季气温偏低,排出体外的蠕虫没有合适的生存温度而迅速死亡,避免了由于清理不及时产生二次感染的可能性,达到最佳驱虫目的,这个时期驱虫可以保证羊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被寄生虫再次感染,可有效保护羊群顺利越冬,增强其抵抗力,降低死亡率。另外,在羊群每次转场时也要进行驱虫,在春秋牧场与夏季牧场之间相互转换时,应提前进行驱虫,对驱虫期间的粪便应进行集中堆放,发酵处理。转场前对羊群进行驱虫的优点是能保证不将寄生虫带到新的草场中去,由于新的草场通常已经经过一个冬天或者一个夏天的过渡,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寄生虫已经基本死亡,草场得到了自然的净化,因此,只要做好转场前的驱虫工作,就能大幅降低羊群感染寄生虫的几率,使之保持长时间的健康状态。
4小结
对于羊蠕虫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掌握寄生虫的种类、危害及发育规律,对病羊采用科学的检疫方法,采取综合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定期驱虫,做好羊舍的全面消毒工作,加强饲料的管理和营养的补充,可有效地防治羊蠕虫病,从而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