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蟹、蝲蛄里的秘密—肺吸虫
肺吸虫,顾名思义,住在肺里的虫。
并殖吸虫属的成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肺内,所以又称肺吸虫,感染它所导致的疾病,称为肺吸虫病。
目前,对人体具有致病性的虫种至少有6种: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异盘并殖吸虫、宫崎并殖吸虫、墨西哥并殖吸虫和双侧宫并殖吸虫。而卫氏并殖吸虫是导致肺吸虫病的主要寄生虫。
01
肺吸虫的成长小记
肺吸虫的主要生长阶段是: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后尾蚴,童虫,成虫。
椭圆形的虫卵只有进入淡水中才能继续发育成毛蚴,毛蚴主动侵入淡水螺后发育成尾蚴;
成熟的尾蚴可以在淡水里运动,它侵入溪蟹、蝲蛄之后,又慢慢形成囊蚴,人因吃了一些含有囊蚴的溪蟹或者蝲蛄而感染;
囊蚴在人体内生长发育成童虫,成虫,它们在人体的组织器官蹿来蹿去,引起疾病。成虫最终寄生在肺部,60~80天之后就会成熟并产卵。虫卵很小,可以经过气管随痰排除或者随痰吞咽后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
02
肺吸虫是怎么引起疾病的?
童虫、成虫在人体的组织器官中移动穿行,破坏了组织和器官的完整性,使其功能受到损坏;同时,这些寄生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会产生代谢废物,废物残留在人体内造成免疫病理反应。肺吸虫除了引起肺部疾病,还能进入肝脏,导致肝脏局部变硬。
还能在膈、脾脏等处穿行,导致炎症。
除了以上常见的器官会受损,人体其他器官也几乎可受到侵犯。感染了肺吸虫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主要与感染的时间、程度以及个人的免疫力有关,较为普遍的表现有咳嗽、发烧、腹痛腹泻、乏力、食欲减退等。
03
如何诊断是否被感染?如果被感
染了怎么办?
想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肺吸虫,医院进行检查,其中最常用的是病原学检查。
如果在痰或粪便中能够找到虫卵,或者在摘除下来的皮下包块中能够找到肺吸虫或虫卵,就可以确诊。确诊之后不要害怕,而是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抗感染治疗或者对症治疗,同时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
04
生活中如何去预防肺吸虫感染呢?
肺吸虫在世界上的分布以亚洲地区为多,肺吸虫病多见于丘陵或山岳地带,近几年有城市化倾向。如何去预防疾病?那就得从三方面入手:
①控制传染源。能排出虫卵的病人、带虫者和肉食类哺乳动物都是传染源,应及时治疗病人、带虫者,加强动物管理,将虫卵扼杀在“摇篮”里。
②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安全供水。不让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进入水源或者农田。不吃未煮熟的溪蟹或蝲蛄等。
③保护易感者。做好宣传教育,经常暴露在易感染环境的人员应加强物理和化学防护。
撰稿:刘秋杏
排版:欧玲
审核:黄小云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