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9至11月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然而,螃蟹虽味美,但家长们可要警惕肺吸虫病。
近期,医院院感染三科收治了几例肺吸虫病患儿,肺吸虫病又称并殖吸虫病,是由卫氏并殖吸虫童虫、成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定居或斯氏狸殖吸虫的幼虫在人体内移行所引起的病症,是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俗话说病从口入,肺吸虫病患者主要是因为生吃或半生吃含有肺吸虫囊蚴的淡水蟹类、蝲蛄所致。猪、兔、鸡、棘腹蛙、鼠、鸟等多种动物都可作为肺吸虫的转续宿主,人如果生吃或半生吃这些转续宿主的肉,也可能被感染。
临床表现有:卫氏并殖吸虫感染可引起全身性病症,以肺部病变为主,表现为咳嗽、咯出铁锈色或烂桃样痰、胸痛、咯血等症状。因虫体不仅对组织破坏大,在体内还有游走特性,可造成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病变,故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斯氏狸殖吸虫在人体引起的病变则主要是游走性皮下包块和渗出性胸膜炎。其在移行过程中造成的损害比卫氏并殖吸虫更为显著,局部和全身反应也较强烈。
预防肺吸虫病,应以加强健康教育,杜绝病从口入,不饮生水,不吃生的或半生溪蟹、大闸蟹、蝲蛄及野生动物的肉类为主。此外,肺吸虫在高温下可被杀死,家长在给孩子吃海鲜和肉类时,一定煮熟、煮透再吃,就可有效减少肺吸虫病。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家长们千万不要因为忽略这些而伤了您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