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征服的早晨张家港早餐到底有多好吃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在线咨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8049.html

冬天的早上,天还没亮,

街巷里的早点铺子就躁动了起来,

蒸腾的热气唤醒了后塍老街。

待到天微亮,

背着书包的学生、穿着制服的工人、

步履蹒跚的老人就都来了,

一碗豆浆、一笼包子,

开启这热气腾腾的一天。

早上的后塍老街,

从塍东路到东隆东路,

一路热闹,

圈起了一张老后塍人的早餐地图。

▽▽▽

1、后塍老面馒头

走在塍东路上,

老远就看到后塍老面馒头店的

蒸笼散发出来的热气。

老面馒头是老板娘孙国英

从娘家带来的手艺,

在后塍一做就是30年,

现在她把手艺传给了儿子侯凯荣。

所谓的老面,

就是前一次制作馒头揉面时,

特地留下一块面团,

把它放在面缸里继续发酵,

作为下一次揉面的“引子”。

一定要让它睡足20小时,

才能从面缸里取出来。

老面馒头在制作过程中不加任何添加剂,

经过漫长的自然发酵

和复杂的工序,

会散发出面粉独有的自然香气。

店里只有一张八仙桌供客人堂食,

不管认不认识都可以围坐在一起,

拿起馒头送入口中。

肉馅的老面馒头一口咬下去全是汤汁,

猪肉鲜香,

面皮松软有嚼劲,

连吃两个都不够!

这时候,

你还需要一碗豆浆

来中和一下猪肉的油腻。

八仙桌的中间有干净的空碗、勺子、

白砂糖和一个装有豆浆的热水瓶,

我学着旁边的一位熟客,

拿起一只空碗,

放入一勺白砂糖,

从热水瓶里倒出豆浆,

用勺子把糖搅匀,

吹开氤氲的热气喝上一口,

哇,是小时候的味道。

2、夏记面馆

老面馒头店的斜对面,

就是夏记面馆。

一开始没找到,

因为它没有门头。

据说,

在一个夏季的台风日,

夏记面馆的门牌被风吹坏了,

但是老板太忙,

就一直没再挂上去,

因为有无门牌都不会影响生意,

吃了几十年的老客人怎会找不到。

每天凌晨4点,

徐芳川夫妻俩就到店里,

开始准备当天的浇头,

等到客人来了,

徐芳川在外面招呼,

丈夫在后厨下面,

雾气穿过他的脖子,

你可能看不清他的脸。

店里主打就是苏式面,

一碗素面才4块钱,

有近30种浇头,

老板娘推荐尖椒牛肉丝,

可我最爱大肉。

大肉是他们自己卤制,

肥瘦相宜,

肉皮已经被炸得起了褶皱,

油分走失了一大半,

吃起来肥而不腻。

和普通的红汤面不同,

夏记面馆的汤底比较清淡,

没有浓重的酱油,

但更鲜美,

这是徐芳川改良过的,

她说,吃太多的酱油对身体不好。

上世纪90年代,

一场下岗浪潮,

击中了很多家庭,

徐芳川就是其中一个,

好在她很快就重整旗鼓,

开起了面馆,

生意也是一天比一天红火。

3、缪家面馆

被下岗浪潮击中的还有王青萍,

下岗后她就在自己家中开起了面馆,

小本生意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

在东隆东路的路牌旁,

一个撑着绿色雨棚的小门面,

就是王青萍开的缪家面馆。

虽说是面馆,

但她家被“翻牌”最多的却是小馄饨。

几十年的老手艺,

包小馄饨的阿姨平均2秒钟就能包好一个。

关于馅的做法,

王青萍说,

没有什么特别的,

就跟自己家里做的一样,

放葱姜大蒜就好。

但汤底还是很有讲究,

选用的是骨汤汤底,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

便是熬制骨头汤。

将煮好的小馄饨盛入骨汤内,

撒上虾米和蛋皮,

看似朴素无奇,

吃一口才知道真滋味。

“给我下一碗小馄饨。”

是马路对面的店铺传来的声音,

话音刚落,

王青萍的女儿便开始着手下起小馄饨,

捞起装入碗中后,

小心翼翼地端着送过去。

“附近的熟客,我们就直接给他们送过去。”

王青萍笑着说。

4、无名大饼油条店

在东隆东路上,

还有一家近40年的老店,

没有店名、没有菜单,

也没有像样的装修,

只有大饼油条,

和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

店门口飘着一股熟悉的煤炉味道。

后塍人管大饼叫草鞋底,

有甜的也有咸的。

草鞋底口感酥脆,

慢慢咀嚼,

细品芝麻和面的香味,

回味无穷。

另一边的大油锅,

是用来炸油条的。

大饼油条是黄继荣家里祖传的手艺,

年轻时候就会做,

成家后便带着丈夫一起做起了早餐生意。

去这家买早饭,

一定要起早,

通常上午9点左右大饼油条就卖得差不多了。

此时,

老板就闲下来

悠哉悠哉地数一数早上的收成,

时不时露出迷之微笑。

老板说草鞋底夹着油条一起吃,

才是最地道的吃法,

你get了吗?

还有王记的梅花糕、刘兴记的小笼包

......

都是后塍人熟知的老味道。

生活在后塍是幸福的,

晨光下不慌不忙的一顿早餐,

是最日常的美好时光。

很多时候,

我们对于美食的追求,

往往不在它出彩的口味,

而在于一口就能帮你拉回久远的记忆。

就像后塍老街上这一家家老味道,

都是记忆中的样子,

在街巷的烟火气中

能看到生活本来的面目,

朴实、纯真。

如果有空,

起个早去后塍老街走一走,

阳光、早餐都在。

遇见张家港特别策划——

共期4期

本期内容:后塍特色小吃

下期内容:后塍人招牌菜

融媒记者:黄佳媛

摄影:黄佳媛、陆佳楠

点击在看

送你小花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mh.com/fxcbzd/10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3669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