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生活常识,看似很有“科学道理”,其实只是误传的谣言。如果不加辨别就相信并扩散,有可能因为这些谣言,损害你和家人的健康。
今天,小编帮你破解谣言!
01喝酒脸红的人酒量好
喝酒之后,身体靠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这两种酶对酒精进行代谢。喝酒脸红的人是因为身体缺少乙醛脱氢酶,无法将乙醛进行转化,体内乙醛滞留会使得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脸红,时间长了还会对肌体造成损害。所以喝酒脸红的人不能多喝。
鉴定结果:谣言
02有伤口不能吃酱油
身体有了伤口,常被嘱咐不能吃酱油等深色食物,否则伤口会变黑,留下伤疤。事实上,伤口愈合的好坏,主要看伤口创面大小、感染程度、治疗与护理等情况。而伤口发黑,是因为细胞受损后激活了体内酪氨酸酶,形成了黑色素。随着伤口恢复,黑色素会逐渐分解。
鉴定结果:谣言
03蚊子最喜欢叮某种血型
常听到一种说法:被蚊子咬是因为血型特别招蚊子。这种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话,其实没有科学依据。现代科学对于蚊子喜好研究并未显示出血型的吸引力,而招蚊子喜欢的原因往往和温度、二氧化碳以及色彩等原因有关,如身体出汗、体温升高、喘息较重、深色衣服等。
鉴定结果:谣言
04黄瓜片敷脸能补水
用黄瓜敷脸,既便宜又方便,深受女性青睐。但黄瓜片真的能补水吗?事实上,刚切下的黄瓜片表面会形成一层粘稠的保护膜,这种物质敷在脸上后会造成肌肤紧绷,还会从皮肤里吸收水分,造成皮肤更加干皱。
鉴定结果:谣言
05手机辐射会致癌
关于手机辐射,一向有各种纷争,最常见的就是手机辐射会引发癌症。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电器都存在一定辐射,而人体对于辐射都有一定的耐受性,肌体对微量的辐射损伤也有自我修复能力,通常情况下,正常使用无线设备并不会造成危害。目前流行病学上并无证据显示手机的这种危害。
鉴定结果:谣言
06被刺卡了喝醋、咽饭团
吃鱼被刺卡了,常见做法是喝一勺醋或咽一口饭团,但往往收效甚微。喝醋在食道无法停留,并不能软化鱼刺。而刺卡在食道里,如果此时咽饭团,很容易造成肠道划伤,刺扎得更深。正确做法是用筷子或勺子压住舌头,观察咽喉处是否看得见刺,如看得见就用镊子将刺取出,如看不见或当事人已经无法说话,应立即就医。
鉴定结果:谣言
07戴眼镜会让眼球变凸
不少人会担心近视戴眼镜后,变成“死鱼眼”,即眼球外凸,而拒绝戴眼镜。但眼球凸出的罪魁祸首并不是眼镜,而是因为近视本身就会导致眼球变形,跟戴不戴眼镜没有关系。如果不正确佩戴眼镜,近视度数加深,眼睛变形反而会更严重。
鉴定结果:谣言
08味精吃多了会变傻
这几年关于“味精”各种危言耸听的传言屡见不鲜,例如味精吃多了会容易老年痴呆,容易长白头发等等。其实味精和盐在进入人体后的效果几乎是差不多的,吃过量了才会产生危害,钠离子吸收过多容易引发高血压等疾病。
鉴定结果:谣言
09电吹风是高辐射杀手
“连续3次使用电吹风的辐射等于照一次X光”,关于电吹风耸人听闻的新闻在网络流传已久,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以X光、核辐射为代表所产生的高能量的辐射属于电离辐射,而家用电器只会产生电磁辐射。自然界的一切物品,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就会有电磁辐射,对人体并无明显影响。
鉴定结果:谣言
10小龙虾对身体有害
小龙虾的夜宵之王地位至今无人撼动,但关于它的负面新闻也是屡见不鲜。洗虾粉、肺吸虫、横纹肌溶解症……这些罪名安在小龙虾身上,着实有点冤枉。
洗虾粉的主成分是草酸,从机理上就不具备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我们平常吃的很多蔬菜里也富含草酸,比如菠菜。除非大量吃下草酸,则会因为草酸的腐蚀性而迅速呕吐。
那些传闻因吃小龙虾患上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最终并未在样本中找到类似物质,往往被定为“哈夫病”。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并不只有小龙虾会引起。
而小龙虾携带寄生虫这一点,并不罕见,很多水生生物甚至我们常见的鸡肉、牛肉中都会有寄生虫,关键方法是烧熟烧透,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食物。
鉴定结果:谣言
本文内容来源于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华领资讯|热烈庆祝香港华领体检沈阳大西分院荣膺全国“百佳医疗机构”称号!
华领资讯|新年新气象,华领再起航
华领资讯|香港华领体检沈阳大西分院今日迎来辽宁足球俱乐部团队一行
华领人拾金不昧!获客户称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