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年9月第13卷第5期肾移植后肺吸虫病1例,摘录如下:
病例资料:
患者男,59岁,62kg,浙江宁波人。主因咳嗽、低热l周,移植肾功能减退2月加重3d于年6月14日入院。
患者于年9月2日因“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使用CsA(75mg,Q12h,C~92ng/ml)+MMF(1.25g/d)+Pred(5mg/d)免疫抑制治疗。
既往移植肾功能正常,SCr波动于95~μmol/L。入院2月前起,血肌酐逐渐升高,波动于~μmol/L,入院前l周起咳嗽、低热(体温37.5~38.1℃),入院前3d起肾功能减退加重,SCr上升至μmol/L,门诊以“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减退并肺部感染”收住院。发病以来咳嗽,无咳痰、胸痛、头痛,每日尿量保持ml,无呕吐,腹泻。
入院时体温37.8℃,脉搏92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90mmHg(1mmHg=0.kPa)。体格检查示:贫血貌,两肺呼吸音粗,走路时感气急。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3.10×10^9/L,中性粒细胞85%,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1.20×10^9/L,血红蛋白77g/L,血小板计数×10^9/L。免疫球蛋白IgGmg/dl,降钙素原(PCT)1.57~7.03mg/ml,C-反应蛋白5.35~13.70mg/dl,梅毒螺旋体、HIV、乙肝、丙肝、βD-l,3葡聚糖(真菌)、CMV、BKV、痰液细菌培养、血液细菌培养、尿液细菌培养、T-spot及呼吸道常见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两肺弥漫炎症性改变,移植肾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包括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氟康唑、伏立康唑、更昔洛韦等,体温升高至39.2℃,咳嗽加重,有呼吸费力,肾功能进一步恶化,SCrμmol/L,遂停用免疫抑制剂。此时患者体温高峰下降至37.8~38.3℃,但呼吸困难加重,鼻导管-简易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参数不断调高,氧饱和度SaO2仍低于90%(85%~88%,氧浓度调高至70%)。
外院呼吸科专家会诊意见考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加用SMZco、科赛斯,治疗2d低氧血症加重,体温仍波动在37.8~38.5℃,尿量减少,SCr上升至μmol/L。
此时再次仔细询问病史,得知喜欢生吃醉虾、咸蟹、醉螃蟹等,考虑寄生虫感染可能不除外,标本外送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血清抗体检测可见肺吸虫强阳性,囊虫阳性,卡氏肺孢子菌痰阳性。
立即调整治疗,应用针对性药物吡喹酮(5d),同时暂停万古霉紊、更昔洛韦、SMZco减量。新方案治疗3d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SaO2上升至93%(氧浓度下调,PEEP下调),移植肾功能改善,SCr降至μmol/L。治疗7d后体温稳定,呼吸功能改善,继续目前治疗,间隔l周再重复治疗2次。复查2次血清抗体检测:肺吸虫弱阳性转为阴性。复查血常规WBC正常,CRP正常,PCT正常,胸片明显好转。后恢复免疫抑制治疗(CsA50mg/50mg+EG-MPA0.18/0.36g+pred7.5mg),SCrμmol/L。
专家讨论:
(1)肺吸虫也称“卫氏并殖吸虫”,寄生在人的肺脏内,也可异位寄生在脑等其他部位。猫、犬、猪等也能感染。第一中间宿主是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溪蟹、喇蛄等。人因食生醉和未煮熟的蟹或喇蛄而受感染,引起肺吸虫病。肺吸虫病主要是童虫或成虫在人体组织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并可并发混合感染。
(2)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象: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增高;检查虫卵:痰、胸水、肺泡灌洗液、胃液、粪便中查到肺吸虫卵可确定诊断,对可疑病例要反复检查;血清学诊断;X线片典型的肺部囊肿阴影较少见,仅有肺内小片状浸润及渗出性胸膜病变,混合感染可多种表现。
(3)吡喹酮作为针对性药物,具有疗效高、毒性低、价格便宜,疗程短等优点。
(4)本例患者在肺部感染病情加重时应用了较多肾毒性药物,使SCr快速升高至μmol/L,所幸疾病病因及时发现,及时停用了万古霉素、更昔洛韦及SMZco快速减量,使移植肾功能迅速得到改善。
(5)移植患者肺部感染在病情加重时出现肾功能减退,血肌酐快速上升,很少是因为严重的移植肾急性排斥导致,要更多从药物的肾毒性,肾灌注量,血压去寻找原因,尤其是药物肾毒性。
完整内容请阅读原文《移植疑难病例会诊平台(杭州站)荟萃》。
原文作者:王玮蒋一航张小东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医院泌尿外科)
原文来源:《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年9月第13卷第5期
长按绿叶,北京中科医院爆光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