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苹专栏,一周年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69886.html

今天

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也是

共青团中央“青苹”栏目的

一岁生日

“风起于青蘋之末”

一年前的今天

我们推出

平原公子执笔的原创文章

《劳动,创造文明》

自此创立“青苹”栏目

与“青年评论”谐音

一年来

我们在时事热点中

发出青年的声音

在思想激荡中

表达青年的态度

在成长话题中

给出青年的答案

我们相信

青年是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

青年的评论

是人民最朴实的鼓与呼

我们承诺

与祖国、与时代、与青年

始终同在

时光匆匆

不知不觉中

“青苹”已经积累下很多篇文章

谁是妇女?

我们究竟该怎样理解“妇女”这个看起来让很多女生们不太喜欢的称谓呢?

点击上图,查看文章原文

“妇女”或者我们可以更精准地称为“劳动妇女”,这个词并不是简简单单代表对不同年龄女性的称呼,更不是区分已婚未婚的标志,而是带有浓厚的马克思主义色彩。它比“女性”概念,被赋予了更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

在我们党的话语体系中,“妇女”不再是与“男性”相对立的性别指代词,而成为与“男性”并肩作战的战友。就像恽代英曾经说,“女工与男工是同一阶级的战斗伴侣”。

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中,强调保证全体妇女享有充分的自由与一切权利——作为一个妇女,她既不依附于某一个人——自己的丈夫,也不依附于在道德上结合在一起的小单位——家庭,更不从属于榨取剩余价值的资本和统治阶级的剥削。

我们国家的妇女运动是社会主义的,它超脱于西方资本主义女权运动的狭隘范畴,将实现女性个体解放融入到了对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追求之中。

因为,只有当女性毫无阻碍地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创造者时,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对于中国女性而言,“妇女”这个称谓,承载着我们党领导的峥嵘革命岁月和国家富强的辉煌成就,见证了一代代中国女性的拼搏奋斗,还昭示着未来在民族复兴伟业中,中国女性将创造出更多奇迹。

这是一个光荣的称谓!

执笔:钟亚楠

这就是我们平凡而伟大的祖国

我们现在每天都生活在和平安宁之中,你觉得这伟大吗?

年7月27日,中美签署《朝鲜停战协议》。背后是,是十九万余名中华儿女,牺牲在了异域他乡的土地上。

但,不让战火在新中国的土地上燃烧,是抗美援朝这场伟大斗争的最大意义。因为在这场伟大斗争之后的七十年间,中国人民再也没有在自己生活的家园里,闻过战争的硝烟味,见识过战火摧毁一切的惨烈场景。

年,在新冠疫情暴发时,中国不惜一切代价踩下了社会运行的“刹车”,用事实证明:“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如今,疫情控制住了,生活恢复了常态,经济很快实现反弹。

而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截至今日(北京时间年2月15日15时00分),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例。

只是不知,美国人民是否想要这个“第一”?

美国民众为超过20万例新冠死者举行纪念仪式

是的,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每天都过着平凡的生活。但亿万人民能够过上平凡的日常生活背后,其实隐藏着的,却是另一种伟大。

执笔:团中央知乎团队大公无司

西方为什么盯着新疆棉花不放?

在常规认知中,进入封建时代之后,奴隶制就应该已经被扫入历史垃圾堆了。但西方殖民者却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全世界: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哪怕是奴隶制,他们都能从几千年前挖出来,复活给你看。

在理论上,美国全境废除奴隶制,到现在也不过将将8年而已。难怪一些西方人一见棉花,立刻想到压榨,立刻想到迫害,立刻想到奴隶,立刻想到迫害少数族裔,立刻想到集中营。

为什么西方人不选哈密瓜,也不选羊肉串烤馕,偏偏要在棉花上来搞事?原因正是如此。人类想象不出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也无法编造出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事物,西方人的思维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不仅仅是棉花,还有什么“洗脑”“思想控制”之类,很多人难以理解,西方一次次“大开脑洞”的造谣污蔑都是如何炮制出来的,难道他们的想象力如此丰富吗?

原来,所有这些对我们的抹黑,都来自于他们真实的历史。这就不奇怪了。

执笔:幻想浅绿、志海(史图馆)

印度:中国凭什么不拿我当大国?

说到印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恒河水”,是“十天十夜都没想通”,是阅兵式上的摩托车,还是火车“挂票”?

随着中印边境局势升温,你可能或多或少看到过一些只盲目谈文化、情怀的“印吹”文章;一些半真半假夹带私货只为炮制10万+的“爆款”文章;还有一些通篇充斥着傲慢自负的“印黑”文章。

可正如毛克疾老师所说,“无论如何,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对中国心存芥蒂的巨大邻国,重视比轻视好、客观认识比主观臆断好、耐心说理比情绪宣泄好。”

因为“邻居可以选择,但邻国不能选择”。

同时,我们无法否认,在各种意义上,印度真的是个大国——除中国外,印度是全球唯一的人口达到十亿的超大规模国家;具有次大陆级别的国土面积;也确实是全球增速最快、内政最稳、发展持续性最好的大型发展中国家……

只是由于印度的社会经济现实,印度人习惯用最低的成本满足最根本的需求和更上档次的期待,以至于他们的“Jugaad思维”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大量让我们觉得奇葩的行为。

印度之所以难以取得中国式的发展成就,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还没有找到最符合印度国情的发展道路。但,总而言之,对待印度这个需要长期共处的超大号邻国,我们不应停留在感叹“奇葩”“开挂”的浅层感性,应该学会知己知彼,才能立于不败。

执笔:毛克疾南亚问题专家

为什么这支军队的名字前,要加上人民?

年解放战争的战场上,人民军队在群众的支持下,用两条腿跑赢了轮子,打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歼灭战。

河北支前民工集中准备出发

年抗震救灾的斗争中,人民军队在群众的支持下,二十小时徒步飞奔九十多公里挺进震中,打通了联系。

每一次,都有人民群众的力量。

“人民军队”用一件又一件真实事例证明,当一支军队以“为人民服务、当人民子弟兵”为第一宗旨,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任何时候都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时候,它将在“战场”上发挥难以想象的力量。

“人民军队”这四个字并不是写在纸面上,而是真正刻在百姓心里的!同样是军队,但解放军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人民军队”!

于我们而言,“人民军队”这四个字充满了希望,充满着托付,充满着信任。

执笔:矢锋

战争与和平的选择权,真的掌握在我们手中吗?

战争为什么会这么残酷?战争是怎样爆发的?战争中谁是正义的,谁是不义的?怎么做才能避免下一次的悲剧?

年,日本投降,漫长的战争终于结束……可是,很多人都看不到这一天。

年8月28日,在位于吉林省辽源市市区西北约8公里处的“万人坑”内,幸存下来的矿工孙元信老人看着遗骨回忆当年的情景。

没有人比自年以来饱受战争和暴力的摧残,付出了无数鲜血与汗水才获得民族自由与解放的中国人民,更加明白战争的残酷,更加厌恶战争,更加渴望和平。

而今天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到能够保护自己的人民免于遭受侵略战争带来的苦难。

网络上曾流传着一种说法: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二战以来为“反战”做了最大贡献的群体。

因为如果没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英勇战斗,帝国主义对东亚、对中国的贪婪和野心就不会受到扼制。没有这场战争,和平安享七十年来的发展成果,对我们来说可能就会只是一种奢望。

所以我们意识到,战争与和平的选择权,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而只有维护和平的力量壮大了,战争才能够真正被遏止。

就像毛主席的那句话一样,“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

我们要牢记心中的,是“勿忘当年尸骨累累,方得今日和平之花”。

执笔:咸鱼王中王

这是一篇不敢配图的文章:美军在朝鲜战场的野兽行径

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你可记得,当年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因为八个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因为那封写给志愿军的家书:“孩子,你们必须把美帝国主义挡在中国之外,咱们家乡已经经不起再来一次侵略者的烧杀了!”

根据美国作家哈尔登和韩国教授金泰宇等人的统计,在三年的朝鲜战争中,美军总共投下的炸弹足有吨以上,被炸毁的民用医院,多所学校,60多万栋民宅。据朝鲜方面自己统计,死于美军轰炸的朝鲜平民数量将近30万人之多。

美国人甚至将他们的“老朋友”,日本部队的余党石井四郎等人和纳粹德国的细菌战专家施莱伯这群人召集起来,一起研究如何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细菌武器。

最终,在中朝联军和中朝人民广泛的防疫抗疫措施下,美军的细菌战由于收效甚微,破产了。

年7月27日,中美双方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双方约定当晚10点停止一切交火,但从上午十点开始,美军却集中大批作战飞机,分多路入侵我国领空,在我国领空内频繁挑衅示威,甚至疯狂到直接将一架苏联伊尔12客机击落,造成21名苏联平民死亡。

这些血淋淋的历史,让这三年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意味着是人民的胜利,更意味着是正义的胜利。

执笔:北朝论坛郭歆

初心的力量——中西方抗疫本质区别浅谈

到年,山西、绥远等地爆发鼠疫;年初夏,四川重庆、巴县发生霍乱;年,云南思茅县爆发疟疾……那年那时,人间惨剧,不胜枚举。是当时的政府不作为么?

也不算是。

近代历史上,中国面对的瘟疫和流行病并不少,当时政府的应对是这么记载的:

早在年的3月,因绥远、山西等地鼠疫的倒逼,北洋政府就已经在国家层面(内务部卫生司下)成立了中央防疫处,负责统筹规划、疫病和疫苗研究等业务,做了很多工作。而各地的常设或临时防疫部门,各类《传染病预防条例》()《防疫人员恤金条例》《防疫人员奖惩条例》《临时防疫处防疫规则》《临时防疫处办事规则》《火车检疫规定》也相继建立和出台,体制机制不可谓不健全细致。

再加上中国防痨协会、中国卫生教育社、中国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的积极主动,乡土士绅的慈善和中西医家的作为,力量不可谓不强大。

但就是无法应对瘟疫和流行病。

像毛主席《送瘟神》一诗中提到的血吸虫病,还是解放后我党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搞群防群治,才被彻底消灭的。

在当时,我党从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的成立,到疫区各级党委相关领导机构的建立;医院和防治站的建设,到公社生产队治疗点的设立,再到大批医务人员的纷纷响应、深入疫区,是他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群众硬生生地将几千年来横行无忌的“瘟神”无情斩杀。

而这么多年过后,我们发现,“那群人”也从未离去。

今天的“那群人”,不比那些前辈差了多少,依然像当年那样,将鲜红的党旗插在了前沿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说,“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我们能够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

执笔:闫光宇

AskChina?这篇文章回答你:人的生命权,是一切人权的起点

西方国家特别喜欢拿“人权”来说事。但这“人权”,到底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

不曾想,经历过年,会发现我们即使被隔离在家,也还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就已经是一种“特权”了。

而这个“特权”,还不是自来就有的。

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现代化工业国家,这段苦难而辉煌的历程恐怕也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反观西方,尤其是美国,这个历来都被国内的网民们半带戏谑半带艳羡地称为“人类的希望,世界的灯塔”,如今,随着新冠疫情的变化,在生命权这个基本人权问题上,一直突破着人类底线。

美国社会中存在已久的种族、经济、认知差异鸿沟,在这一年暴露无遗。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命的最高伦理和价值面前,其他一切事物都是苍白的。有了人,才能谈“人权”。如果人都死了,“人权”也将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重视生命的人性光辉,始终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的一盏明灯。此次疫情中,党和国家以及全体人民交出的答卷是这一思想的再次闪光。

我们始终坚信,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勤劳的中华民族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创造出新的发展奇迹。

执笔:观畴园火头军

就是因为一个走失的日本兵?

年7月7日起,日本法西斯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步伐。往后八年的时间,余万名英烈捐躯,余万同胞丧生。

就是因为一个走失的日本兵。“七七事变”的起因竟是如此荒诞。

可,只是因为一个走失的日本兵吗?无论是侵略者还是受害者,都深知日本的侵略意图在其高层内部,发动全面侵华,跟这个士兵是否走失毫无关系,也不会因他的走失与否而改变分毫。

可悲的是,几十年过去了,这个日本人(志村菊次郎)的故事仍然在世界各地反复上演。比如,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用一个装着不明白色粉末的试管,开启了至今长达十八年的伊拉克战争。

明眼人一看便知,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才是本质,而那些所谓的“罪名”究竟是什么,就连帝国主义者们自己都根本不关心,它只不过就是个随手找来的借口而已。

用毛主席的一句名言做个总结:“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所以,让帝国主义讲道理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帝国主义不得不讲道理。我国不仅要在实力上壮大自身,有足够的能力来抵御帝国主义的这些“小动作”;同时也要擦亮双眼,清醒地看到帝国主义对我们的所谓“定罪”。

执笔:曹丰泽

清华博士坦露心声回应质疑:我为什么去非洲?

“你为什么选择非洲?”

我不知该如何利用眼下的、个人的因素去进行解释,只好把我的思路往前追溯,一直追溯到一个最本源的念头。我说出来,希望你不要笑话我:“一个共产党员的一生,究竟应该如何度过?”

物质是一切的基础,任何人在贫病交加之时都会追求物质。但在吃饱穿暖之后,一个人,是选择放任自己的物质欲望永无休止地扩张,沉浸在物质的旋涡当中直至终老;还是有一些物质以外的宏大叙事,在更高的自我实现中获得快乐?这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分野。

渺小的人尚且如此,国家则更是这样。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决不能仅仅满足于关起门来自扫门前雪。那样的中国必然长不大,那样的中华民族也必然走不远。中国必须在世界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我们人类这个物种承担更大的责任。

蒙内铁路通车,肯尼亚总统激动发推

人世间的苦难是相通的。作为曾经遭受过苦难,如今刚刚摆脱的我们,是继续看着这种极端不均衡的世界永远像这样维持下去,还是从现在开始思考,我们应当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极端的不均衡、不合理?

同学们,同志们,我们是时候起航了。

为了我们这个物种的明天,为了我们最初的,久远的,但却从未忘记的,因特纳雄耐尔的梦。

执笔:曹丰泽

生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进程

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也许青涩

但一直充满激情

坚定昂扬向着阳光生长

我们也许懵懂

但从不乏信念

迎着风雨扎根祖国大地上

我们也许柔弱

但始终满腔热血

用心灵为这个时代歌唱

在今后的日子里

“青苹”期待继续和你一起深度思考

拨云见日、发声亮剑

乘东风破万里浪

汇成壮阔时代交响!

另外

偷偷告诉你~~

年5月4日上午10:00

有精彩直播哦

动动小手指

点击预约,坐等开播吧!

↓↓↓

  辑丨温 文

校   对丨张玉阶

校   审丨肖 健、李 港

值班编委丨王小鲲




转载请注明:http://www.bdnmh.com/fxcbcs/1816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041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