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红国王继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兽医卫生检疫站)
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羊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以破坏动物肝脏、胆管,引起急性、慢性肝炎、胆管炎为特征。多呈地方性流行,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内寄生虫病。
1、基本情况
年12月,我区某养羊户饲养绵羊只,有23只1~2岁的羊只出现食欲减退、被毛粗乱、黏膜苍白、消瘦贫血、眼睑、胸前及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死亡4只。请求笔者帮助诊断治疗,通过仔细询问畜主用药情况和观察羊只的临床症状及剖检死亡羊只,确诊为羊肝片吸虫病,经过治疗后羊只基本好转。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2、临床症状
病羊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佳,可视黏膜极度苍白,黄疸,贫血,肋骨突出,眼睑、颌下、胸腹下部水肿。放牧时偶尔吃土,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拉出黑褐色稀粪,有的带血。病程长的逐渐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毛干易断,有局部脱毛现象。
3、剖检变化
对4只病死羊剖检病变主要见于肝脏,其次为肺脏。肝脏病变者为%,肺病变者约占35%。受大量虫体侵袭的患羊,肝脏出血和肿大。其中有长达5毫米的暗红色索状物。挤压切面时,液体中混杂有幼龄虫体。因感染特别严重而死亡者黏膜苍白,可见有腹膜炎,有的腹腔内有大量出血。慢性病例肝脏增大更为剧烈。到了后期,受损部分显著缩小,呈灰白色,表现肝脏表面不整齐,质地变硬,胆管扩大,充满灰褐色的胆汁和虫体。肺的某些部分有局限性的硬固结节,大如胡桃到鸡蛋,其内容物为暗褐色的半液状物质,其内往往含有两条活的或分解状态的虫体,结节的包囊为钙化结缔组织,肺表面的颜色正常。肝区叩诊时半浊音区扩大,敏感性增高,病羊迅速贫血。
4、诊断
在该病发生地区,一般可以根据下颌肿胀、不吃、不痢、贫血等症状及肝区叩诊时半浊音区扩大,敏感性增高,进行初步诊断。采用粪便检查法,利用虫卵漂浮沉淀法,可确诊为肝片吸虫病。
5、治疗
对病畜进行有效的灭虫,注意保肝、保胆,恢复肝胆功能(
微畜牧是畜牧行业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欢迎您的